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1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壳体,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和网络接口,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监测壳体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叶腊石监测板,所述叶腊石监测板内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线路连接的监测线路,所述监测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点检测、挤压数据检测的优点。检测的优点。检测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聚晶立方氮化硼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腔体压机装置始于上世纪初Bridgman等发展的高压技术,包括两面顶压机与多面体压腔装置,多面体压腔装置包括四面体压机、六面体/顶压机及8面体压机(又称球分割高压装置),其中四面体压腔已基本不再使用,六面顶压机又分为铰链式和拉杆式两种,6 面体及8面体压腔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约为15—30GPa,国内有多家公司生产,而对于聚晶立方氮化硼的生产加工尝尝使用的是六面顶压机。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2626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六面顶压机合成腔内径向温度测量装置,包括铣刀盘、铣刀机构和调节机构,包括六个方向上的顶锤和顶锤合围后所形成的高压腔体,在腔体内部设有叶腊石合成块,所述的叶腊石合成块的外部为传压介质,由外向内依次为上下两端的合金堵头和外陶瓷管、加热管和内盐管,在内盐管的中部设有合成腔体;合成腔体的上下两端连有穿过内盐管和合金堵头的热电偶陶瓷管,在热电偶陶瓷管的中部设有热电偶丝,热电偶丝分别连接在合成腔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热电偶丝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热电偶正极和热电偶负极;该六面顶压机合成腔内径向温度测量装置在温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热电偶丝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只用一个热电偶丝,无法对腔体的进行多点检测;并且,热电偶丝是采用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构成,热电偶所需的塞贝克电势,是由汤姆孙电势和珀尔帖电势组成的,其中,汤姆逊电势是在一根均质的导体存在温度梯度时,产生的电动势。珀尔帖电势是当两种导体的接触点处,自由电子从密度高的导体流向密度低的导体,接触点处产生的电动势,在检测的过程中,当出现挤压力量时,导体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导体阻值的变化,随着阻值的变化,自由电阻的流通量出现变化,从而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为温度监测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点检测、挤压数据检测的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壳体,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和网络接口,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监测壳体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叶腊石监测板,所述叶腊石监测板内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线路连接的监测线路,所述监测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叶腊石监测板与连接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电极板,所述连接线路与监测线路通过电极板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端与叶腊石监测板之间设置有耐热陶瓷管,连接线路穿过耐热陶瓷管,所述连接线路包括热电偶线束、压电线束和抗压线束。
[0009]进一步,所述电极板由若干单片电极组成,每个所述单片电极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热电偶线束包括若干热电偶支线,所述压电线束包括若干压电支线,所述抗压线束包括两根抗压支线,所述热电偶支线、压电支线、抗压支线分别单独连接一单片电极。
[0010]进一步,所述监测线路包括防护管、抗压电线、压电线路和热电偶线路,所述抗压电线、压电线路和热电偶线路均设置在防护管内,压电线路包括多个压电子线,热电偶线路包括多个热电偶子线,抗压电线包括两根抗压电子线,所述压电子线、热电偶子线以及抗压电子线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单片电极上。
[0011]进一步,所述压电线路的压电子线上下长度逐个增加且均为L型,所述压电线路的压电子线通过连接端连接电流检测器。
[0012]进一步,所述叶腊石监测板后面设置有多组接触端点,每组所述接触端点均设置有多排,所述热电偶线路的热电偶子线与每排接触端点对应连接,所述热电偶子线通过独立的单片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热电偶线束的热电偶支线,所述热电偶线束的热电偶支线通过连接端连接热电偶检测器。
[0013]进一步,所述抗压电线通过独立的单片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抗压线束的抗压支线,所述抗压线束的抗压支线通过连接端连接电流检测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多组接触端点和热电偶线路进行检测温度数据,方便对温度进行多点的检测,保证腔体内温度的检测;
[0016]2、本技术通过抗压电线和L型的压电线路进行检测压力,方便在出现压力时,对温度数值进行调节,方便挤压压力的检测和保证温度数据的准确;
[0017]总之,本技术具有多点检测、挤压数据检测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的壳体内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的叶腊石检测板内部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的叶腊石检测板后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的压电线路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监测壳体,2、显示器,3、叶腊石监测板,31、电极板,32、抗压电线, 33、压电线路,34、热电偶线路,35、防护管,36、接触端点,4、连接端,5、网络接口, 6、数据接口,7、控制器,8、蓄电池,9、电流检测器,10、热电偶检测器,11、连接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壳体1,所述监测壳体1前侧面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6和网络接口5,所述监测壳体1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器2,所述监测壳体1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端4,连接端4通过连接线路11连接有叶腊石监测板3,所述叶腊石监测板3与连接端4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电极板31,所述电极板31由若干单片电极组成,所述连接线路11与监测线路通过电极板31连通,所述连接端4与叶腊石监测板3之间设置有耐热陶瓷管,连接线路11穿过耐热陶瓷管,所述连接线路11包括热电偶线束、压电线束和抗压线束,所述热电偶线束包括若干热电偶支线,所述压电线束包括若干压电支线,所述抗压线束包括两根抗压支线,所述热电偶支线、压电支线、抗压支线分别单独连接一单片电极;其中连接线路11采用热电偶线束、压电线束和抗压线束进行传输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根据每个检测线路的不同进行逐一连接传输,防止数据出现错误,在传输的过程中耐热陶瓷管进行保护连接线路11,增加连接线路11的耐热能力,并通过单片电机进行连接其他线路,方便线路的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数据接口6和网络接口5进行传输数据,方便数据的传输,也可通过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壳体,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和网络接口,所述监测壳体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壳体下侧面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叶腊石监测板,所述叶腊石监测板内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线路连接的监测线路,所述监测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热电偶检测器和电流检测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腊石监测板与连接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电极板,所述连接线路与监测线路通过电极板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与叶腊石监测板之间设置有耐热陶瓷管,连接线路穿过耐热陶瓷管,所述连接线路包括热电偶线束、压电线束和抗压线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晶立方氮化硼用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由若干单片电极组成,每个所述单片电极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热电偶线束包括若干热电偶支线,所述压电线束包括若干压电支线,所述抗压线束包括两根抗压支线,所述热电偶支线、压电支线、抗压支线分别单独连接一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建周磊韩建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锐力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