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88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铝型材技术领域。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包括背板、面板、背板与面板之间设置的铝蜂窝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铝蜂窝结构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二连接件上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铝蜂窝复合板采用胶粘固定造成产品气味大、环保不过关的技术问题。环保不过关的技术问题。环保不过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


[0001]本技术属于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08359604U、公开日为2019年1月2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铝型材铝蜂窝复合板的封边结构,包括通过胶水相互链接的铝型材、铝蜂窝板面板以及铝蜂窝板背板,所述铝型材正面设有第一凹槽,铝材料背面设有第二凹槽,铝蜂窝板背板位于一个蜂窝芯的上方,所述铝蜂窝铝合金面板的面积大于铝蜂窝铝合金背板的面积;铝蜂窝铝合金面板通过胶水固定在铝型材正面第一凹槽形成一个及其平整的平面;铝蜂窝铝合金背板四边折弯通过胶水固定在铝型材背面第二凹槽内,铝蜂窝铝合金面板和铝蜂窝铝合金背板中间通过胶水固定蜂窝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用胶水固定在一个铝蜂窝复合板四周进行包边;所述铝型材的厚度为1mm至1.2mm,蜂窝的厚度为2mm至10mm,铝蜂窝板面板的厚度为0.3mm至1mm,铝蜂窝板背板的厚度为0.4mm至0.7mm;所述铝型材通过模具一次成型。采用上述结构的铝型材铝蜂窝复合板,采用胶水相互链接的铝型材、铝蜂窝板面板以及铝蜂窝板背板,胶粘剂散发的气味难闻,甚至刺鼻,造成环保不达标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以解决现有铝蜂窝复合板采用胶粘固定造成产品气味大、环保不达标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包括背板、面板、背板与面板之间设置的铝蜂窝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铝蜂窝结构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二连接件上插接连接。
[0005]本技术通过在蜂窝板两端设置第一连接件,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件,将第二连接件插接在第二连接件上,从而将铝蜂窝结构固定在背板上,利用上述装配式连接结构,取代现有胶粘结构,环保安全。
[0006]为解决第一、二连接件如何实现插接连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端部设置铝蜂窝结构;
[0007]第二连接件垂直设置在背板底板上,第二连接件为立板,U形连接件插接在立板上,并通过面板压紧,实现三者的固接。
[0008]本技术将第一连接件设计为U形结构,既便于与第二连接件的插接固接,又不会影响铝蜂窝结构的安装。
[0009]为解决装配式铝蜂窝结构蜂窝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一支撑件,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利用第一支撑件对第一连接件中间的铝蜂窝结构进行支撑,防止铝蜂窝两端拉开间隙大、中部堆积,使得整条铝蜂窝结构均匀分布在背板上。
[0010]为解决装配式铝蜂窝结构蜂窝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上设置第二支撑件,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利用第二支撑件对第一连接件中间的铝蜂窝结构进行二次支撑,防止铝蜂窝两端拉开间隙大、中部堆积,使得整条铝蜂窝结构均匀分布在背板上。
[0011]为解决第一、二支撑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二支撑件结构相同,均为U形,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两侧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底板上设置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立柱,立柱设置在对应的单个铝蜂窝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对应的背板或面板侧壁固接。
[0012]本技术通过支撑件侧壁与背板或面板侧壁固接,将支撑件固定在背板或面板上;通过立柱插入单个蜂窝中,通过若干个支撑件,对中部蜂窝不用部位进行固定,保证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蜂窝能够被充分拉伸,防止蜂窝堆积。
[0013]为进一步解决装配式铝蜂窝结构蜂窝分布不均匀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错位布置。通过两组支撑件对中部蜂窝结构进行定位,保证拉伸效果,进一步避免堆积问题。
[0014]为解决面板结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面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上设置的第二侧壁板、第二端壁板,第二端壁板的高度小于第二侧壁板的高度,便于将端壁板插接背板上,且压紧铝蜂窝结构。
[0015]为解决背板与面板如何连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背板的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端梁,面板的第二端壁板插接连接在对应的端梁上,通过插接连接实现二者的固接。
[0016]为解决面板端壁板与背板端梁如何连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端梁上设置凹槽结构,面板的第二端壁板插接连接在端梁凹槽中,结构简洁,实现二者的快速连接。
[0017]为解决端梁凹槽加工不便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端梁上的凹槽结构位于端梁外侧上部。通过弯折机实现弯折加工凹槽,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的剖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的背板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面板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的第一、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包括背板1、面板2、铝蜂窝结构5。铝蜂窝结构5设置在背板1与面板2之间。
[0025]铝蜂窝结构5设置第一连接件51。第一连接件50为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端部设置铝蜂窝结构5。
[0026]背板1包括第三底板14、第三底板14两侧布置的上第三侧壁板13。背板两端设置第二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0垂直设置在背板底板13上,第二连接件10为立板,U形连接件插接在立板上,并通过面板压紧,实现三者的固接。
[0027]背板底板13上安装第一支撑件41,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第一支撑件41结构为U形,包括第一底板410、第一底板两侧设置的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2,第一底板上设置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立柱413,立柱设置在对应的单个铝蜂窝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对应的背板或面板侧壁固接。
[0028]面板2包括第二底板22、第二底板上设置的第二侧壁板21、第二端壁板20,第二端壁板的高度小于第二侧壁板的高度。面板上设置第二支撑件42,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第二支撑件结构与第一支撑件结构相同。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错位布置。面板的第二端壁板插接连接在背板的第二连接件上。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背板1的第二连接件10上设置端梁11,端梁上设置凹槽结构12,端梁上的凹槽结构12位于端梁外侧上部。面板的第二端壁板20插接连接在端梁凹槽12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包括背板、面板、背板与面板之间设置的铝蜂窝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铝蜂窝结构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二连接件上插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端部设置铝蜂窝结构;第二连接件垂直设置在背板底板上,第二连接件为立板,U形连接件插接在立板上,并通过面板压紧,实现三者的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一支撑件,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上设置第二支撑件,其用于支撑铝蜂窝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配式铝蜂窝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支撑件结构相同,均为U形,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两侧设置的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财李飞卢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本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