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锦育专利>正文

改进的充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83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进的充电连接器由相互插接形成电气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构成。插头为一体成型的筒型壳体,其中空内部置入具有夹槽的接点座,借接点座的夹槽固定导线的电气接点,再以热塑填料充填于壳体末端空间中形成一体。插座为一体成型的筒型壳体,将导线的电气接点自壳体末端开口插入壳体中空内部预设的插槽中,再以热塑填料充填于壳体末端空间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粘合剂或超声波粘合,结构刚性强,特别适用于大电流和高温环境充电。(*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大电流及高温环境中充电的充电连接器。充电连接器被广泛用于各种充电场合,例如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玩具等。传统的充电连接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插头10和插座20,插头10的前端可插入插座20对应端的插孔26内,并使插头10的导线14与插座20的导线24之间构成电气连接,从而导通充电时所需的电流。上述充电连接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插头10具有上部开口的底座11,中空的插槽15可供置入导线14的电气连接点13。组装时,以粘合剂或超声波将上盖12与底座11的接触部位粘合,如此即构成插头10。插座20同样具有上部开口的底座21,将导线24的电气连接点23自上部开口置入底座21上预设的插槽25内,再以粘合剂或超声波将上盖22与底座21的接触部位压紧粘合而构成。上述传统的充电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中有许多可见的缺点而并非完美实用。最常见的困扰是,在充电操作中,因为大电流流经插头10与插座20的电气接点接触部位,会在电气接点形成高热并传导至插头10与插座20,又因为插头10与插座20是以粘合剂或超声波将上盖12与底座11之间粘合的结构,极易受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充电连接器,由相互插接形成电气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无缝筒型壳体,壳体中空内部可置入具有一对夹槽的接点座,接点座的两夹槽用于夹持并固定导线的电气接点以使两电气接点被接点座的两夹槽夹持定位,接点座自筒型壳体后方置入中空内部并以热塑填料充填于壳体末端空间中形成一体;所述插座包括一体成型的无缝筒型壳体,壳体内部预设有插槽以供导线的两电气接点插置入内定位,两电气接点自壳体末端开口插入插槽并以热塑填充料充填于壳体末端空间中形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的充电连接器,由相互插接形成电气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无缝筒型壳体,壳体中空内部可置入具有一对夹槽的接点座,接点座的两夹槽用于夹持并固定导线的电气接点以使两电气接点被接点座的两夹槽夹持定位,接点座自筒型壳体后方置入中空内部并以热塑填料充填于壳体末端空间中形成一体;所述插座包括一体成型的无缝筒型壳体,壳体内部预设有插槽以供导线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育
申请(专利权)人:林锦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