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友专利>正文

渗透对流式排灌水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灌水管装置,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及接头,其中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里,在内、外管体之间是外排灌水槽,在内管体内设有内排灌水槽,该内管体包括三角形内管体或矩形内管体,其中在外管体的圆周面设有排灌水孔,在内管体的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孔,其中内管体侧壁的排灌水孔将内、外排灌水槽连通,内管体底面的排灌水孔与外管体圆周面的排灌水孔对应相通。此排灌水管装置具有排水和灌溉的双重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灌系统,主要是指一种用于排灌系统的渗透对流式排 灌水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现有的排灌水管采用毛孔式入水法及疏格型网喉再加过滤布,设计 是利用圆型式毛细孔外层阻隔外来碎石及沙泥,以便集中土壤中的水份在疏 流式引入管内排放,令斜坡不会形成泥土移动的危机。传统的排灌水管在初 期会有正常的排水效果,但经长时间使用后,排水孔及过滤布会积累沙石及 泥土集物,容易令管道阻塞,而使排水管失去原有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透对流式排灌水管装置,采用内外管三 孔式对流原理,灌水时,外排灌水槽进水,外管体底部的排灌水孔排水,排 水时,外管体底部的排灌水孔进水,而外排灌水槽排水,本结构较好地解决 了阻塞管道的问题,更好的发挥排灌水功能。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排灌水管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及接 头,其中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里,在内、外管体之间是外排灌水槽,在 内管体内设有内排灌水槽,该内管体包括三角形内管体或矩形内管体,其中 在外管体的圆周面设有排灌水孔,在内管体的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 孔,其中内管体侧壁的排灌水孔将内、外排灌水槽连通,内管体底面的排灌 水孔与外管体圆周面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灌水管装置,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及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里,在内、外管体之间是外排灌水槽,在内管体内设有内排灌水槽,该内管体包括三角形内管体或矩形内管体,其中在外管体的圆周面设有排灌水孔,在内管体的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孔,其中内管体侧壁的排灌水孔将内、外排灌水槽连通,内管体底面的排灌水孔与外管体圆周面的排灌水孔对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灌水管装置,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及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里,在内、外管体之间是外排灌水槽,在内管体内设有内排灌水槽,该内管体包括三角形内管体或矩形内管体,其中在外管体的圆周面设有排灌水孔,在内管体的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孔,其中内管体侧壁的排灌水孔将内、外排灌水槽连通,内管体底面的排灌水孔与外管体圆周面的排灌水孔对应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灌水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角形内管体的 内排灌水槽的两端设有封头;所述矩形内管体的内排灌水槽的两端设有封 头。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灌水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角形内管体为 实芯体,其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孔,其中侧壁和底面的排灌水孔之间 通过连接孔连接。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灌水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矩形内管体为实 芯体,其侧壁和底面分别设有排灌水孔,其中侧壁和底面的排灌水孔之间通 过连接孔连接。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灌水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管体上下内壁 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友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