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079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2D激光雷达、3D激光雷达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2D激光雷达和所述3D激光雷达电性连接;其中,所述2D激光雷达至少包括前侧2D激光雷达和后侧2D激光雷达,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集卡的前侧,所述后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所述3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能够使得集卡运行的最终位置与指定位置的匹配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效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效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式联运智能悬臂式单轨疏运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在铁路站场及港口码头的运用可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结合悬臂式单轨疏运系统特点,港口内部设想借此系统来满足两个相邻港口集装箱的运输需求,通过建立空中轨道,与地面形成立体化交通,相互相成,相互协作,同时完善悬臂式单轨与地面集卡集装箱的直接装卸功能,最终实现高效、准确、安全、便捷的转运和衔接。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纯监控的方式来对集卡进行识别和跟踪,在集卡运行到指定位置时再对集装箱进行拆卸,但由于通过纯监控的方式对集卡进行识别和跟踪时,集卡最终的位置通常与指定位置有一些差距,通常需要再次调整集卡的位置才能进行拆卸,导致集卡上装载的集装箱的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能够使得集卡运行的最终位置与指定位置的匹配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2D激光雷达、3D激光雷达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2D激光雷达和所述3D激光雷达电性连接;其中,所述2D激光雷达至少包括前侧2D激光雷达和后侧2D激光雷达,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集卡的前侧,所述后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所述3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上方。
[0005]可选的,还包括:
[0006]前侧立杆,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前侧,在所述前侧立杆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
[0007]可选的,还包括:
[0008]后侧立杆,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在所述后侧立杆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后侧2D激光雷达。
[0009]可选的,还包括:
[0010]提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且设置在所述集卡的车头前方。
[0011]可选的,所述提示屏设置在所述前侧立杆上。
[0012]可选的,还包括:
[0013]操作设备,设置在所述集卡的车头前方。
[0014]可选的,所述操作设备设置在所述前侧立杆的下方。
[0015]可选的,所述操作设备上设置有确认按钮、急停按钮和装卸按钮。
[0016]可选的,所述操作设备上设置有指示灯。
[0017]可选的,所述操作设备还包括对讲组件。
[0018]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雷达、3D激光雷达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2D激光雷达和所述3D激光雷达电性连接;其中,所述2D激光雷达至少包括前侧2D激光雷达和后侧2D激光雷达,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集卡的前侧,所述后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所述3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上方,如此,通过设置在集卡前后两侧的前侧2D激光雷达和后侧2D激光雷达能够准确获取集卡的运行数据,而通过3D激光雷达能够准确获取集卡当前所在位置,通过运行数据和当前所在位置,可以调整集卡的行驶参数,以使得集卡最终的停止位置与指定位置匹配度更高,能够降低需要再次移动集卡才能装卸集装箱的概率,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提示屏的显示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能够使得集卡运行的最终位置与指定位置的匹配度更高,进而降低需要再次移动集卡才能装卸集装箱的概率,能够降低需要再次移动集卡才能装卸集装箱的概率,促使了集装箱的运输效率得以提高。
[00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2D激光雷达、3D激光雷达20和控制器30,控制器30与所述2D激光雷达和3D激光雷达2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2D激光雷达至少包括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前侧2D激光雷达10设置在集卡40的前侧,后侧2D激光雷达11设置在集卡40的后侧,所述3D激光雷达20设置在集卡40的上方。
[0027]具体来讲,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分布于集卡40前后两侧,扫描面与地面垂直,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同时工作,实时判断集卡40的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载箱规格等运行数据,并实时检测集卡40前进后退的位移变量。如此,可以通过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可以准确获取到集卡的运行数据和位移变量,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30。
[0028]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2D激光雷达还可以包括其它2D激光雷达,可以设置集卡40的左侧,也可以设置在集卡40的右侧。当然,所述2D激光雷达还可以包括在集卡40的前侧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2D激光雷达,和,在集卡40的后侧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2D激
光雷达。下面具体以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为例。
[0029]具体来讲,为了固定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引导检测系统还包括前侧立杆50,设置在集卡40的前侧,在前侧立杆50的上方设置有前侧2D激光雷达10。引导检测系统还包括后侧立杆51,设置在集卡40的后侧,在后侧立杆51的上方设置有后侧2D激光雷达11。
[0030]具体地,前侧2D激光雷达10可拆卸的设置在前方立杆50上,同理,后侧2D激光雷达11可拆卸的设置在后侧立杆51上,以便于维修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通过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可以检测集卡40上装载的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和45英尺集装箱等。
[0031]本说明书实施例中,3D激光雷达20主要用于检测集卡40在装卸区域的具体位置,3D激光雷达20安装在集卡40的侧边,当有集卡40在装卸区域时,3D激光雷达20启动伺服旋转,雷达自身的2D平面加上平台的旋转,最终完成扫描物体的3D点云数据,最终分析点云数据的特征及其特征值的方位,可提取集卡40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并将具体位置信息的数据值传输给控制器30。
[0032]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引导检测系统还包括提示屏60,电性连接控制器30,且设置在集卡40的车头前方,可以在控制器30获取到前侧2D激光雷达10和后侧2D激光雷达11传输的运行数据和位移变量,以及3D激光雷达20传输的具体位置信息之后,将运行数据和位移变量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定位集卡的引导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2D激光雷达、3D激光雷达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2D激光雷达和所述3D激光雷达电性连接;其中,所述2D激光雷达至少包括前侧2D激光雷达和后侧2D激光雷达,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集卡的前侧,所述后侧2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所述3D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集卡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侧立杆,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前侧,在所述前侧立杆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前侧2D激光雷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侧立杆,设置在所述集卡的后侧,在所述后侧立杆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后侧2D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子恂苏利杰刘伟陈治国宋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