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配电领域的一种装置,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10KV无功电容补偿自动控制保护装置。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本技术应该分为H02J小类。
技术介绍
随着高压电力线路的延长和大容量变压器的增加,低压电容补偿已不能解决高压线损和无功损耗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方案试图解决高压电力补偿所出现的弊端,但仍有不足之处造价相当高而且不能解决投入电容后,电力波形畸变和谐波注入电容后使电容过热、过流,导致电容爆炸的情况。例如串联电抗器,其三次谐波的电抗值约为电容器容抗的13%左右,会使电容器组两端电压过分增高,会超过允许值,而且电感线圈、导线、电容因过压、过流发热,也会消耗很多的有功功率,还可能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防止因过压、过流等因素而导致电容爆炸的一种无功电容补偿自动控制保护装置。例如谐波电流较小时,就地滤波消除;谐波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暂时切除电容器组,等到谐波电流减小到允许值时,再次投入电容器组。本技术是集缺相、断相、过压、过流、漏电和可燃气体保护于一体的综合保护装置。可以单一功能地工作,也可以各功能同时地工作。本技术的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KV无功电容补偿自动控制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有一个谐波检测保护单元,其中:所述的谐波检测保护单元有一个50Hz基波通道,有一个谐波通道,有一个限制谐波幅度的箝位电路,有一个整定电 位器W↓[5],有一个精密检波器,有一个3-5次谐波通道,有一个7-11次高频谐波通道,有一个同相放大器,有一个或门电路,有一个分断执行电路;所述装置还有一个综合保护单元,其中:所述的综合保护单元包括缺相、断相、过压、过流、 漏电和可燃气体保护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无功电容补偿自动控制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有一个谐波检测保护单元,其中所述的谐波检测保护单元有一个50Hz基波通道,有一个谐波通道,有一个限制谐波幅度的箝位电路,有一个整定电位器W5,有一个精密检波器,有一个3-5次谐波通道,有一个7-11次高频谐波通道,有一个同相放大器,有一个或门电路,有一个分断执行电路;所述装置还有一个综合保护单元,其中所述的综合保护单元包括缺相、断相、过压、过流、漏电和可燃气体保护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流互感器包括高压电流互感器CT1、高压电流互感器CT2和高压电流互感器CT3,每只高压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线圈接线端子和辅助线圈接线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0Hz的基波通道为由L1、C4组成的串联电路;所述的由L1、C4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向所述的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辅助线圈的接线端子;所述的谐波通道包括电容C5、C6和电阻R6、R7;所述的电容C5与所述的电阻R6串联,所述的电容C6与所述的电阻R7串联;所述的限制谐波幅度的箝位电路包括电阻R8、和二极管D11、D12;所述的电阻R8、和二极管D11、D12相互并联,其中所述的二极管D11、D12为相互反向并接;所述的精密检波器包括集成电路IC1,二极管D13、D14,电阻R9、R10和电容C7、C8;所述的二极管D13的正极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14的正极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端,所述的二极管D14的负极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所述的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所述的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端并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8并接在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的‘+’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的电容C7并接在所述的集成电路IC1的‘-’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的3-5次谐波通道包括电阻R11、电解电容C9、电阻R12和电容C11;所述的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解电容C9的正极和所述的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的电解电容C9的负极和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后并与所述的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7-11次高频谐波通道包括电容C10、电感L2和电阻R14;所述的电容C10和所述的电阻R14并联之后其一端与所述的电解电容C9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电容C10和所述的电阻R14并联之后其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同相放大器包括集成电路IC2、IC3,指示灯D18、D19,电阻R16、R17,电阻RF和二极管D15,电阻R13、R15,电位器W6、W7;所述的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F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F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2的‘+’端并接向所述的电解电容C9的负端,所述的集成电路IC2有一个端子连接+12V电源并有一个端子接地,在所述的集成电路IC2的‘-’端和所述的集成电路IC3‘+’端之间连接电阻R13、电位器W6、电位器W7和电阻R15的串联电路,在电位器W6、电位器W7公共点上接+12V电源,所述的集成电路IC3的‘-’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10、所述的电阻R14和所述的电感L2的公共端,所述的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指示灯D18的正极,所述的指示灯D18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I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指示灯D19的正极,所述的指示灯D19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或门电路由二极管D16、D17构成;所述的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17的正极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IC3的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16的负极和所述的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分断执行电路包括三极管T5、继电器J1、电解电容C12和电阻R18;所述的继电器J1的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的继电器J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三极管T5集电极,所述的三极管T5的基极通过所述的电阻R18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6和二极管D17的负极,所述的电解电容C12的正极也接向所述的二极管D16和二极管D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明,卜楠,师以奎,王俊芳,陈路,李晓刚,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立明,陈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