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1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包括若干个光伏板,还包括充电桩、涡轮发电装置、外圈式发电装置、进风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充电桩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涡轮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上端,外圈式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涡轮发电装置上端,进风装置固定安装在外圈式发电装置上端,光伏发电装置固定套设在涡轮发电装置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能够保障电源的持续性,也可实现风力,太阳能以及空气压缩动能共同参与发电,增强本装置发电功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既可以联合若干组并网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来满足各式充电终端所需功率。来满足各式充电终端所需功率。来满足各式充电终端所需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充电桩基本以市政电力供电为主导,在城市安装多点位式充电桩考虑电力接入是首要的难题,严重影响对充电桩这样公共设施的投放比例,在偏远的城镇及农村人们享用各式充电设施也显得尤为困难。亟需一种多功能冲电桩,其一:不仅能输电,还能自我发电,产电功率较大且多余的电能上网或供给周边传统充电桩使用;其二:不受市政电力接入距离的的影响,推动各式充电桩的普及;其三:充电功率大能适应大倍率电池充电。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组联合形成光伏充电小站,将清洁能源广泛运用至能源小汽车、客车、电动车的充电领域,既安全环保,也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充电桩具有以下缺陷:利用市政电力供电,传统电力消耗大,安装地点受限,不能快速普及;传统的充电桩功率固化,很难满足不同功率需求的车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包括若干个光伏板,还包括充电桩、涡轮发电装置、外圈式发电装置、进风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充电桩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涡轮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上端,外圈式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涡轮发电装置上端,进风装置固定安装在外圈式发电装置上端,光伏发电装置固定套设在涡轮发电装置外侧。
[0005]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包括安装底座、壳体、背板、控制盒、操作面板、充电枪座、充电枪和蓄电池,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壳体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上,背板和操作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背板的外侧,背板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出风格栅,控制盒和充电枪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侧,充电枪的一端通过电源线接在控制盒上,另一端卡接在充电枪座上,且充电枪位于壳体外侧,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壳体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筒、涡轮底座、第二连接筒、进风管道、弯管、两个涡轮支架和若干个涡轮发电机,第一连接筒底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涡轮底座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筒顶部,两个涡轮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涡轮底座内壁两侧,若干个涡轮发电机由上自下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涡轮支架之间,第二连接筒底部固定安装在涡轮底座顶部,进风管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筒顶部,进风管道内开设有为若干个涡轮发电机提供风能的涡流风道,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涡轮底座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背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涡流风道为倒置喇叭状,竖截面为倒梯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外支撑体,外支撑体固定套设在进风管道外侧,外支撑体外侧成棱面状,每个棱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光伏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包括内定子铁芯、外转子磁轭、若干个定子绕组、永磁体极和滚珠,内定子铁芯内开设有风道,内定子铁芯底部设置有铁芯底座,铁芯底座固定安装在进风管道顶端,铁芯底座上开设有环槽,若干个滚珠滚动安装在环槽内,外转子磁轭底端转动安装在环槽内,若干个定子绕组均匀固定安装在内定子铁芯外侧面,若干个永磁体极均匀固定安装在外转子磁轭内壁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顶板、外防护体和若干个导流板,外防护体固定安装在外转子磁轭顶端,若干个导流板成旋风状固定安装在外防护体上端,顶板固定安装在若干个导流板上端。
[00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流板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光伏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防护体外侧成棱面状,每个棱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光伏板。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能够多重保障电源的持续性,可以实现集风力、太阳能以及空气压缩动能发电相互参与,整体装置发电功率较大,从而充电终端均可以从功率中获得需要功率。
[0014]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可以若干组并网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可以保证充电设施在比较合适的负载率区间。
[0015]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近零能耗、零排放,节能环保且能源利用率高。
[0016]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将发出来的电力输送至周边他款充电桩使用,适合将本装置安装高速路照明带,沙漠,海岛,戈壁滩,旷野上,持续保障电力供给,充电,5G信号源;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可建设为光伏发电充电站,实行远程无人化管理和机器人装卸电池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桩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桩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进风管道的俯视图;图9为图8中“A

A”处的剖面图;图中:1、充电桩;1a、安装底座;1b、壳体;1c、背板;1d、出风格栅;1e、控制盒;1f、操作面板;1g、充电枪座;1h、充电枪;1k、蓄电池;2、涡轮发电装置;2a、第一连接筒;2b、涡轮底座;2c、涡轮支架;2d、涡轮发电机;
2e、第二连接筒;2f、进风管道;2g、涡流风道;2h、弯管;3、外圈式发电装置;3a、内定子铁芯;3b、风道;3c、定子绕组;3d、永磁体极;3e、铁芯底座;3f、环槽;3g、滚珠;3h、外转子磁轭;4、进风装置;4a、导流板;4b、顶板;4c、外防护体;5、光伏发电装置;5a、外支撑体;6、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1]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包括若干个光伏板6,还包括充电桩1、涡轮发电装置2、外圈式发电装置3、进风装置4和光伏发电装置5,充电桩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涡轮发电装置2固定安装在充电桩1上端,外圈式发电装置3固定安装在涡轮发电装置2上端,进风装置4固定安装在外圈式发电装置3上端,光伏发电装置5固定套设在涡轮发电装置2外侧。本装置可通过太阳能发电,另外设置有两级风力发电装置,风能带动导流板4a转动,进而带动进风装置4整体转动,进风装置4带动外转子磁轭3h转动进而使得外圈式发电装置3能够发电,此为一级风力发电;任意方向的风进入进风装置4后,由进风装置4向下倒流进入涡轮发电装置2,经过涡流风道2g的作用,汇聚到达涡轮发电机2d处后带动涡轮发电机2d发电,此为二级风力发电。
[0022]所述充电桩1包括安装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包括若干个光伏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桩(1)、涡轮发电装置(2)、外圈式发电装置(3)、进风装置(4)和光伏发电装置(5),充电桩(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涡轮发电装置(2)固定安装在充电桩(1)上端,外圈式发电装置(3)固定安装在涡轮发电装置(2)上端,进风装置(4)固定安装在外圈式发电装置(3)上端,光伏发电装置(5)固定套设在涡轮发电装置(2)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包括安装底座(1a)、壳体(1b)、背板(1c)、控制盒(1e)、操作面板(1f)、充电枪座(1g)、充电枪(1h)和蓄电池(1k),安装底座(1a)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壳体(1b)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1a)上,背板(1c)和操作面板(1f)分别固定安装在背板(1c)的外侧,背板(1c)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出风格栅(1d),控制盒(1e)和充电枪座(1g)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b)内侧,充电枪(1h)的一端通过电源线接在控制盒(1e)上,另一端卡接在充电枪座(1g)上,且充电枪(1h)位于壳体(1b)外侧,蓄电池(1k)固定安装在壳体(1b)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发电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筒(2a)、涡轮底座(2b)、第二连接筒(2e)、进风管道(2f)、弯管(2h)、两个涡轮支架(2c)和若干个涡轮发电机(2d),第一连接筒(2a)底部固定安装在壳体(1b)的顶部,涡轮底座(2b)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筒(2a)顶部,两个涡轮支架(2c)分别固定安装在涡轮底座(2b)内壁两侧,若干个涡轮发电机(2d)由上自下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涡轮支架(2c)之间,第二连接筒(2e)底部固定安装在涡轮底座(2b)顶部,进风管道(2f)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筒(2e)顶部,进风管道(2f)内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生郭海燕唐相平刘沛涛唐铭阳唐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居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