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009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交流电压采集模块、触摸屏控制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连接端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GJB146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器监测
,特别是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GJB 1461A

2017中的要求需要对寿命试验过程中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的状态进行监测,监测手段主要靠监测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间的压降值进行判断触点的通断情况(在每次闭合和断开的至少40%时间内监测接触器触点电压降不应超过10%的开路电压)。同行厂家已具备了监测接触器寿命试验的试验手段,我公司在该方面来说无法进行按照GJB1461A

2017中规定的指标来进行监测,采用指示灯监测,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具有竞争优势。
[0003]公司虽然已经具备了为交流115V负载产品提供电源、高温低气压环境和负载支撑,但该套设备监测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通断状态主要依靠指示灯进行判断,指示灯监测过程中由于试验人员无法时刻进行状态观察,也无法对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出现失效时进行记录,因此该方式在试验可靠性方面来说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能保护直流线路的过流、欠流、短路,响应速度快,电压和电流保护范围可调。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的:
[0006]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交流电压采集模块、触摸屏控制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连接端子模块连接。
[0007]上述的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为交流电供电模块,24V直流供电模块和48V直流供电模块,24V直流供电模块连接中央处理模块、模拟量转换模块与交流电压采集模块,48V直流供电模块连接线圈供电模块。
[0008]上述的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线圈供电模块连接线圈开断控制模块。
[0009]上述的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所述连接端子模块与外部电压采集线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1]1、该监测系统可以满足GJB 1461A

2017中的对接触器寿命试验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开断状态监测要求;
[0012]2、该监测系统自主研发,能够减少公司监测成本;
[0013]3、该系统可以适用于115V交流负载的监测,填补公司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专利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实施例。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中央处理模块1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2、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触摸屏控制模块4、以太网交换模块5和连接端子模块11连接。
[0017]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为交流电供电模块6,24V直流供电模块7和48V直流供电模块8,24V直流供电模块7连接中央处理模块1、模拟量转换模块2与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48V直流供电模块8连接线圈供电模块9。
[0018]线圈供电模块9连接线圈开断控制模块10。
[0019]所述连接端子模块11与外部电压采集线连接。
[0020]工作原理:本技术主要通过中央处理模块1、模拟量转换模块2、供电模块、触摸屏控制模块4、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连接端子模块11、以太网交换模块5、线圈开断控制模块八个模块相互间的组合来实现交流接触器产品寿命试验的监测功能,具体原理如下:
[0021]1)中央处理模块1,该中央处理模块1为本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了西门子SIMATIC S7

200 CPU ST30作为中央处理器,可以对模拟量转换模块2中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该模块为线圈开断提供了输出时间程序,从而实现速率连续可调的开断功能,同时也担任了将数据传递给触摸屏模块人机交互;
[0022]2)模拟量转换模块2,主要采用了西门子SIMATIC S7

200 EM AM06作为该模块的核心部分,该模块的功能是对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输出的0

10V的直流电信号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后通过内部程序按特定公式转换成数字量,再将数字量传递给中央处理模块1进行分析处理;
[0023]3)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三部分:交流电供电模块6,24V直流供电模块7和48V直流供电模块8,交流电供电模块6主要为设备提供220V的交流电压,为直流供电部分提供能量来源;直流供电部分又分为24V直流供电模块7和48V直流供电模块8,其中24V直流供电模块7主要为中央处理模块1、模拟量转换模块2、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等提供稳定电压,而48V直流供电模块8主要为线圈供电模块9提供高电压输入;线圈供电模块9主要采用可调电压装换模块实现线圈电压连续可调功能,从而为被试接触器提供线圈电压;
[0024]4)触摸屏控制模块4,MT8102IE触摸屏控制模块4主要担任对监测模块的人机交互作用,界面上设置了启动、停止、复位等功能按钮,还设置接通时间、断开时间、预设次数等数字输入控制界面,同时还具有失效数据显示、通断指示灯、程序运行指示灯等显示元件;
[0025]5)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主利用CHX

150V/SP1模块对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两端在开断过程中的电压数据进行采集,由于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两端电压为交流电压,该模块通过内部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0

10V直流电压信号(线性比例),为模拟量转换模块2提供输入数据;
[0026]6)连接端子模块11,主要采用JONHON JDE15SB1J连接端子与外部电压采集线进行连接,从而将接触器A/B/C三相对应触点两端的交流电压传递给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同时中央处理模块1在控制外部开断的也是通过该连接器将电信号传递给被试接触器,实现开断功能;
[0027]7)以太网交换模块5,主要采用西门子SIMATUC NET CSM 1277模块将中央处理模块1、触摸屏以及外部编程设备连接在一个网络端口上,可以实现同步编程、数据传输;
[0028]8)线圈开断控制模块10,由于被试接触器、DPX6012S供电电源、JGX

QY16M/028Y固体继输出端处于串联状态,中央处理模块1通过控制JGX

QY16M/028Y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端来控制输出端的开断,从而控制被试接触器的开断。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中央处理模块(1)分别与模拟量转换模块(2)、交流电压采集模块(3)、触摸屏控制模块(4)、以太网交换模块(5)和连接端子模块(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JL接触器阻性负载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为交流电供电模块(6),24V直流供电模块(7)和48V直流供电模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风波杨英华刘安全郑邵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