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02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和位于上支撑板下方的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上固定有红外装置,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可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卷筒上缠绕有与下支撑板相连的绳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红外定位装置设置为适应裁剪区域进行红外定位,灵活调节发射高度和投射区域,从而便于裁剪或整烫工艺。于裁剪或整烫工艺。于裁剪或整烫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裁剪和整烫的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服装大货裁剪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即排料师将排料图先打印在唛架纸上,裁剪师傅再将唛架纸平铺在拖好层数的面料上进行裁剪。另外一种是比较大型的服装生产制造商采用的方式,即将排料文件直接传输到自动裁剪设备上进行裁剪。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一种适用于订单数量较少,且对裁剪师傅的技术要求很高,效率相对较低;后一种方法对设备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大,适用于订单数比较大的订单,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对面料类型、裁剪高度、以及面料花型定位裁剪上有所限制。而采用红外定位的大货裁剪方法则可以完美地结合上述两种裁剪方式的优点,既能提升裁剪的效率又可以保证裁剪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而且同样的红外定位技术可以无缝应用于服装生产的后道整烫工艺上,保证后道整烫尺寸的准确性,实现了一种设备多种用途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以适应服装裁剪和整烫的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和位于上支撑板下方的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上固定有红外装置,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可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卷筒上缠绕有与下支撑板相连的绳索。
[0006]优选的,所述伸缩结构为并排设置的菱形伸缩架。
[0007]优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条,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上导向槽,所述下支撑板上开设有下导向槽,所述伸缩结构中最顶端的连接条的端部滑动设置在上导向槽内,所述伸缩结构中最底端的连接条的端部滑动设置在下导向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卷筒上同轴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卡爪组件包括与下支撑板固定的连接盘以及设置在连接盘下方的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连接盘上。
[0010]优选的,所述红外装置的顶部设有多个嵌合槽,多个嵌合槽与卡爪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撑板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卡爪焊接在所述连接盘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通过将红外装置可灵活的设置在伸缩架上,可以自由调节距离裁床的高度,控制发射高度;
[0015](2)可以测量投射区域大小,根据面料门幅来调节红外装置进而调整投射区域;
[0016](3)裁剪结束后,可以将红外装置转移到后道蒸汽烫台处,将单个尺码的样衣外观轮廓投射到烫台上,工作人员将需要整烫的样衣放置在投射区域即可烫出规定尺寸的造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的去除上支撑板的俯视图。
[0020]图中:1、上支撑板;2、下支撑板;3、伸缩结构;4、卡爪组件;5、红外装置;11、驱动电机;12、卷筒;13、上导向槽;14、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6、绳索;21、下导向槽;31、连接条;41、连接盘;42、卡爪;51、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参照图1和图3,包括上支撑板1和位于上支撑板1下方的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2之间设有伸缩结构3,伸缩结构3将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2连接在一起。在上支撑板1上还设有驱动电机11,在上支撑板1上还设有卷筒12,卷筒12上缠绕有连接下支撑板2的绳索16。在下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卡爪组件4,卡爪组件4上连接有红外装置5。驱动电机11带动卷筒12转动,下支撑板2在绳索16的带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调节红外装置5的发射高度和投光区域,适应服装的裁剪和整烫工艺。
[0023]参照图2和图3,上支撑板1呈方形的板状,上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在固定物上,固定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伸缩结构3包括多个连接条31,多个连接条31相互铰接形成菱形伸缩架,菱形伸缩架共两个,一对菱形伸缩架并排设置,且一对菱形伸缩架分别设置在上支撑板1对称的侧壁上。在上支撑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上导向槽13,在下支撑板2上均设有下导向槽21,上导向槽13和下导向槽21均呈长条状,且均水平设置。菱形伸缩架的顶部一端与上支撑板1侧壁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上导向槽13内,即伸缩结构3中最顶端的连接条31的端部
滑动设置在上导向槽13内;菱形伸缩架的底部一端与下支撑板2侧壁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下导向槽21内,即伸缩结构3中最底端的连接条31的端部滑动设置在下导向槽21内。
[0024]参照图2和图3,驱动电机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支撑板1的底部,更具体一点讲,驱动电机11位于一对菱形伸缩架之间,驱动电机11上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14,卷筒1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上支撑板1的侧壁上,卷筒12上设有与主动齿轮1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5,通过主动齿轮14带动从动齿轮15转动,实现驱动电机11带动卷筒12转动,进而调节下支撑板2的高度,即实现红外装置5高度的调节。
[0025]参照图2,卡爪组件4包括连接盘41和设置在连接盘41下方的多个卡爪42,连接盘41呈扁平的圆柱状,连接盘41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撑板2的底面中部,当然,连接盘41也可以是焊接在下支撑板2的底面中部,本方案中仅给出螺栓连接的较佳示例。卡爪42呈Z字形,多个卡爪42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连接盘41的底部,连接方式为焊接。在红外装置5的顶部设有多个嵌合槽51,多个嵌合槽51与卡爪42的位置一一对应。固定红外装置5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和位于上支撑板(1)下方的下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设有伸缩结构(3),所述上支撑板(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1),所述下支撑板(2)的底部设有卡爪组件(4),所述卡爪组件(4)上固定有红外装置(5),所述上支撑板(1)上设有可转动的卷筒(12),所述卷筒(12)与驱动电机(11)相连,所述卷筒(12)上缠绕有与下支撑板(2)相连的绳索(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3)为并排设置的菱形伸缩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服装加工的红外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3)包括多个连接条(31),所述上支撑板(1)上开设有上导向槽(13),所述下支撑板(2)上开设有下导向槽(21),所述伸缩结构(3)中最顶端的连接条(31)的端部滑动设置在上导向槽(13)内,所述伸缩结构(3)中最底端的连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心于莉邵必友王信强葛磊
申请(专利权)人:世联汽车内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