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6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轴承、套管、主螺杆、调节手轮、托举弧板,调节轴承包括有相互滚动配合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与套管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与主螺杆螺纹配合,并且轴承内圈凸出于轴承外圈,并且轴承内圈的凸出部分与调节手轮固定连接,主螺杆的尾端置于套管内且与套管螺纹连接,主螺杆的首端与托举弧板固定连接,转动调节手轮,主螺杆沿套管的轴向上下运动。在工作时,将该装置置于待调节管件的下方,转动调节手轮,即可对待调节管件进行调平或错皮。即可对待调节管件进行调平或错皮。即可对待调节管件进行调平或错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石油平台建造中施工
,具体而言,适用于直径2

16寸海管陆地双节点预制、导管架立管预制、海管膨胀弯预制,为管件稳定、管件组进行调平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业务不断发展,海管铺设公里数每年不断升高,关联的海管陆地预制双节点管、导管架立管预制、海管膨胀弯预制工作量也是直线上升。管线预制和海管组对时需要各类吊机参与各施工环节,使用频繁,对项目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海管组对过程中,需要吊机一直维持对海管的吊起状态,或维持吊机不动或寻找其他代替物支撑钢管,费工费时。如何在保证项目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吊机使用,降低费用成为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可以对在管件组对时进行调平或错皮。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轴承、套管、主螺杆、调节手轮、托举弧板,所述调节轴承包括有相互滚动配合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主螺杆螺纹配合,并且所述轴承内圈凸出于所述轴承外圈,并且所述轴承内圈的凸出部分与所述调节手轮固定连接,所述主螺杆的尾端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主螺杆的首端与所述托举弧板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调节手轮,所述主螺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上下运动。
[0006]进一步,所述托举弧板的背部焊接有螺母,所述主螺杆的首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还包括有配重底盘和斜拉筋,所述配重底盘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套管与所述配重底盘间连接有所述斜拉筋。
[0008]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具有向内径向延伸的托举部,所述轴承内圈的轴承内圈的端面上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与所述托举部间设置有多个滚动球。
[0009]进一步,所述托举弧板为钢板。
[0010]进一步,所述主螺杆为外螺纹钢管。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轴承、套管、主螺杆、调节手轮、托举弧板,调节轴承包括有相互滚动配合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与套管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与主螺杆螺纹配合,并且轴承内圈凸出于轴承外圈,并且轴承内圈的凸出部分与调节手轮固定连接,主螺杆的尾端置于套管内且与套管螺纹连接,主螺杆的首端与托举弧板固定连接,转动调节手轮,主螺杆沿套管的轴向上下运
动。在工作时,将该装置置于待调节管件的下方,转动调节手轮,即可对待调节管件进行调平或错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局部视图;
[0014]图中,1

配重底盘;2

斜拉筋;3

套管;4

调节手轮;5

主螺杆;6

调节轴承;61

轴承外圈;62

轴承内圈;63

滚动球;7

托举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6]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轴承6、套管3、主螺杆5、调节手轮4、托举弧板7,调节轴承6包括有相互滚动配合的轴承外圈61和轴承内圈62,轴承外圈61与套管3固定连接,轴承内圈62与主螺杆5螺纹配合,并且轴承内圈62凸出于轴承外圈61,并且轴承内圈62的凸出部分与调节手轮4固定连接,主螺杆5的尾端悬置于套管3内,主螺杆5的首端与托举弧板固定连接,转动调节手轮4,主螺杆5沿套管3的轴向上下运动。在工作时,将该装置置于待调节管件的下方,转动调节手轮4,即可对待调节管件进行调平或错皮。
[0017]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主螺杆5为外螺纹钢管,相应的,托举弧板7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螺母。主螺杆5与托举弧板7螺纹连接。该装置由于托举弧板7的自重和托举弧板7上钢管的重量影响,在转动调节首轮4时,实际上是轴承内圈62在主螺杆5上的位置发生上下变动,而由于轴承内圈62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看起来像是主螺杆5在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待调整节管件的位置调整。
[0018]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还包括有配重底盘1和斜拉筋2,配重底盘1与套管3固定连接,并且套管3与配重底盘1间连接有斜拉筋2。可以确保在转动调节手轮4时,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底部的稳定。
[0019]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轴承外圈61具有向内径向延伸的托举部,轴承内圈62的轴承内圈的端面上具有滚动槽,滚动槽与托举部间设置有多个滚动球63。作为一种简易装置,该结构可以提供沿轴承轴向的载荷,防止因为管件质量过大,造成轴承外圈61和轴承内圈62的脱落。托举弧板7为弧形板,可以使托举弧板7与管件外表面接触更加紧密。
[0020]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体使用场景。配重底盘1位于工装最底部与地面接触,选择厚度50mm的板件切成直径500mm的圆环盲板,起到稳定工装自身及管件的作用;斜拉筋2选择厚3mm、直径25.4mm的管件切割,下端与配重底盘1斜接,上端与套管3斜接;套管3选择厚5mm、直径60mm的管件,管子下端与配重底盘1连接,上端与调节轴承6连接;调节手轮4选择厚20mm厚板件数控切割成类似汽车方向盘形状,与轴承内圈62连接;主螺杆5使用常规碳钢法兰螺纹连接杆,长度约为500mm,下端贯穿调节轴承6并插入套管3内,上端与托举弧板7
螺母连接;调节轴承6分为轴承外圈61和轴承内圈62,轴承内圈62和轴承外圈61内外可拆分,轴承内圈62与调节手轮4连接,轴承外圈与套管3连接,调节轴承6为工装核心部件,调节轴承6与主螺杆5搭配将轴向运动的力转换成向上的顶力。托举弧板选择厚度19mm、直径457mm的圆管,弧长500mm,直径与管件接触,位于工装最上端。
[0021]该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可以产生约100kg向上的力,可将2

14寸管件提升8

50mm的高度。海管组对时吊机分别将两根管件吊放至胎架上,使管件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保证组对焊口前后大约500mm位置无障碍物,找出两根管件较低的一根,转动调节手轮4,主螺杆5与调节轴承6作轴向运动主螺杆5向下持续进入套管3,此时装置缩短,持续调节手轮4直到可以将装置置于管件正下方,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轴承、套管、主螺杆、调节手轮、托举弧板,所述调节轴承包括有相互滚动配合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主螺杆螺纹配合,并且所述轴承内圈凸出于所述轴承外圈,并且所述轴承内圈的凸出部分与所述调节手轮固定连接,所述主螺杆的尾端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主螺杆的首端与所述托举弧板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调节手轮,所述主螺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管组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弧板的背部焊接有螺母,所述主螺杆的首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王洪亮洪文海张广彬周怀杰刘海林张文龙王二伟汤孟正许彦雷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