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63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苦参提取物对WSSV复制具有优异的抑制率,苦参提取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苦参碱可显著降低WSSV复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WSSV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复制,显著增强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此外,苦参碱还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将苦参碱开发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抗WSSV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今后苦参碱对其它水生动物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义的参考。义的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涉及植物源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抗病毒效果评价,具体涉及多种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复制的中草药提取物。

技术介绍

[0002]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D)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给全球甲壳类动物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自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病例出现以来,WSD已在世界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广泛传播,包括东亚、东南亚、印度、中东、美洲和欧洲等。WSD的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WSSV可以感染包括对虾、螃蟹和克氏原螯虾在内的绝大多数甲壳类动物,然而,目前针对WSSV感染的有效药物和防控措施相对有限。因此,探索和开发防御WSSV感染,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药物及其防控方法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0003]中草药是天然药物及其重要的来源,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皂甙、黄酮、萜类等,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应激、抗菌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理活性。此外,由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或毒性低等优点,中草药已成为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病毒性疾病的首选。多种中草药的提取物或生物活性成分,如木犀草素、芍药苷、柚皮素、京尼平、橙皮素等已被报道能有效控制WSSV感染。因此,从中草药中筛选具有抗WSSV病毒活性的高效活性成分和单体是可行和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筛选有效抗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中草药,并评估候选中草药提取物抗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对12种中草药提取物的白斑综合征病毒抑制活性做了筛选。这12种中草药为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贯众(Cyrtomium fortunei)、滇南羊耳菊(Duhaldea wissmanniana)、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中亚车轴草(Galium rivale)、青萍(Lemna minor L.)、紫参(Rubia yunnanensis)、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经本专利技术试验验证,所述12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白斑综合征病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体地,除紫参、烟管头草、中亚车轴草、滇南羊耳菊之外,其余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白斑综合征病毒具有相对优异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所述药物为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贯众(Cyrtomium fortunei)、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青萍(Lemna minor L.)、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中一种或多种。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请求保护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贯众(Cyrtomium fortunei)、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青萍(Lemna minor L.)、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在制备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8]经本专利技术试验验证,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抑制率最高。由此,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进一步优选为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
[0009]考虑到苦参碱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单独考察了苦参碱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抑制活性。经本专利技术试验验证,苦参碱可以显著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复制。由此,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中制备的苦参碱。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与上述药物不同的是,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苦参碱。这一药物的活性成分苦参碱可以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中制备,也可以采用人工合成工艺获得。
[0011]所述12种中草药提取物,包括对白斑综合征病毒抑制活性最好的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不做特别的限定。提取物的制备可通过现有技术制备,比如溶剂(水)提取法、超声辅助浸提法、临界萃取法等。
[0012]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知晓,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除含有对白斑综合征病毒具有抑制活性的中草药提取物和/或苦参碱外,还可根据需要配伍药学上可供选择的载体或助剂。对药学上可供选择的载体或助剂,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另外,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药物剂型也不做限定。优选地,所述苦参碱、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制备成用于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在水生动物体内复制的针剂。
[001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探讨苦参碱在制备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苦参碱。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苦参碱在制备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可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在水生动物(宿主)体内复制。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生动物具有广泛的含义,可以指可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水生动物,尤其包括水产甲壳类动物,比如对虾、螃蟹和克氏原螯虾等。
[0014]经试验证实,苦参碱可提高宿主抗病毒免疫和抗氧化水平,减缓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导致的炎症反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之一在于,本专利技术筛选并评价了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抑制效果。这8种中草药提取物是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贯众(Cyrtomium fortunei)、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青萍(Lemna minor L.)、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其中,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抑制作用最高。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在不高于200mg/kg的剂量范围内,对水生动物安全。
[0016]对现有技术的贡献之二在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贯众(Cyrtomium fortunei)、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青萍(Lemna minor L.)、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中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中制备的苦参碱。4.一种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苦参碱。5.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二龙王高学刘佳凌飞刘天强刘韬杜辉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