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33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钢板弹簧总成、减振器、上支架、上销轴、万向臂,钢板弹簧总成的吊耳端通过销轴与车架纵梁连接,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万向臂在车架的Y向和X向上调节位置,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有结构中的下支架替换为万向臂,这样解决了减振器无法多个角度调整装配位置的问题;减振器总成下端X向位移时产生的弯矩转化为活动臂与固定臂的转动,增加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多种减振器的装配、布置方式,提高了零部件及系统平台布置通用化。平台布置通用化。平台布置通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商用车悬架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向筒式液压减振器作为悬架系统的减震阻尼元件,因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及疲劳寿命长等优点,在商用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而随着商用车的市场发展,不同平台车型的底盘零部件很多是能够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实现通用的,但各个公司或者同一公司的不同设计部门在设计开发时,并未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很多同一功能件出现了格式各样的结构,造成的大量的资源浪费。此外,减振器因其特殊的减震属性,可以根据整车布置需求,可以在整车X向、Y向布置一定的夹角,现有的结构在减振器X向夹角布置及Y向夹角布置时分别需要一套对应的减振器上支架及减振器下支架。
[0003]第一种装配方式:如图1和图2图所示,Y向夹角布置,缺陷为不能X向转动;Y向指的是减振器的下端能在车架的宽度方向转动,减振器上端安装位置只能在Y向上调节;X向指的是不能在车架的长度方向转动,减振器上端安装位置不能在X向上调节。
[0004]第二种装配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X向夹角布置,缺陷为不能Y向转动;减振器上端安装位置只能在X向上调节,减振器上端安装位置不能在Y向上调节。
[0005]两种装配方式存在平台通用性差,资源浪费,且需要校核的边界多等等问题。
[0006]图中1是车架,2是钢板弹簧总成,3是减振器,4是上支架,5是下支架,6是上销轴,7是下销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双向筒式减振器装配时因装配角度问题需要频繁更换布置位置及装配零部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钢板弹簧总成、减振器、上支架、上销轴,钢板弹簧总成的吊耳端通过销轴与车架纵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臂,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万向臂在车架的Y向和X向上调节位置,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万向臂由固定臂和活动臂组成,固定臂的内端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固定臂的外端与活动臂回转连接,活动臂能在固定臂上作X向转动,活动臂的另一端上设有回转轴,回转轴用于连接减振器的下端,减振器通过活动臂作Y向转动。
[0009]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固定臂为台阶轴。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固定臂的内端上设有锁紧螺母,固定臂通过锁紧螺母与钢板弹簧总成可拆卸式连接。
[0011]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活动臂呈轴叉状。
[0012]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活动臂的中部设有轴孔,活动臂通过轴承与
固定臂的外端连接,活动臂通过固定臂外端上的挡圈进行轴向限位。
[0013]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活动臂对应于轴承处设有油杯。
[0014]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回转轴由螺栓和限位螺母组成,螺栓的杆部从活动臂的两叉臂穿出后与限位螺母连接。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将原有结构中的下支架替换为万向臂,这样解决了减振器无法多个角度调整装配位置的问题;减振器总成下端X向位移时产生的弯矩转化为活动臂与固定臂的转动,增加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可实现多种减振器的装配、布置方式,提高了零部件及系统平台布置通用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
技术介绍
中减振器第一种布置方式。
[0018]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9]图3是
技术介绍
中减振器第二种布置方式。
[0020]图4是图3的右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2]图6是图5的右视图。
[0023]图7是减振器与万向臂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8是减振器在万向臂上作Y向转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1、钢板弹簧总成2、减振器3、上支架4、上销轴6、万向臂8,钢板弹簧总成的吊耳端通过销轴与车架纵梁连接,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万向臂在车架的Y向和X向上调节位置,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万向臂8由固定臂81和活动臂82组成,固定臂的内端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固定臂的外端与活动臂回转连接,活动臂能在固定臂上作X向转动,活动臂的另一端上设有回转轴83,回转轴用于连接减振器的下端,减振器通过活动臂作Y向转动;
[0026]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臂81为台阶轴;此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轻量化,便于装卸;
[0027]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臂81的内端上设有锁紧螺母84,固定臂通过锁紧螺母与钢板弹簧总成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装卸、维护;即钢板弹簧总成中的板簧座上设有固定臂连接孔,或通过含有固定臂连接孔的座体与板簧或板簧座连接为一体,不管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最终目的是将固定臂能固定在钢板弹簧总成上;
[0028]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活动臂82呈轴叉状,轴叉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连接稳定的优点;
[0029]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活动臂82的中部设有轴孔,活动臂通过轴承85与固定臂的外端连接,活动臂通过固定臂外端上的挡圈86进行轴向限位;采用轴承连接,这样便于调节,也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挡圈限位,这样便于装卸,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轻量化;
[0030]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活动臂对应于轴承处设有油杯87;因弹性元件的弦长带动减振器下端频繁的跳动及位移,减振器活动臂与固定臂为相对转动,该处需通过油杯加注润滑油,延长轴承使用寿命,也能增加散热性能;
[0031]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回转轴由螺栓和限位螺母组成,螺栓的杆部从活动臂的两叉臂穿出后与限位螺母连接;此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轻量化,便于装卸。
[0032]本技术装配说明:先将固定臂的内端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再将减振器的下端与回转轴固定连接,在X向、Y向上转动减振器;减振器在布置上若需要X向有夹角时,可通过转动旋活动臂实现;若减振器在布置上若需要Y向有夹角时,可通过转动旋转回转轴实现;最后通过上支架将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连接。
[00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钢板弹簧总成、减振器、上支架、上销轴,钢板弹簧总成的吊耳端通过销轴与车架纵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臂,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万向臂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万向臂在车架的Y向和X向上调节位置,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万向臂由固定臂和活动臂组成,固定臂的内端与钢板弹簧总成连接,固定臂的外端与活动臂回转连接,活动臂能在固定臂上作X向转动,活动臂的另一端上设有回转轴,回转轴用于连接减振器的下端,减振器通过活动臂作Y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为台阶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胡波杨珍田海州曹纯儒董朝闻尹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