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3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4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封盖、阻油盖、管路、回油盖、过滤网和储液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出口Ⅰ外接一个热泵系统的储液罐,既可以在制冷工况下用作气液分离器也可以在制热工况下作为高压储液器,节约成本和空间。作为气液分离器时,把油和气液两相冷媒由气液入口进入筒体,经过阻油盖减速,液相因重力作用沉到筒体底部,气相冷媒依次通过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和出口Ⅱ吸入压缩机,而油和液相冷媒通过回油孔进入压缩机。作为高压储液器时,高温高压的油和气液两相冷媒由气液入口进入筒体,经过阻油盖减速,液相冷媒因重力作用沉到筒体底部,油和液相冷媒再经过液体出口Ⅰ通过调节阀进入压缩机。缩机。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气液分离器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热泵系统中现有技术有三种方案:1、单用储液器:这个方案的弊端是由于储液器出去的是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需要吸收大量热再气化,出去的冷媒温度会不高,容易出现空调在制热的工况下回热不足的现象,不能有效实现空调的供热功能。
[0003]2、单用气液分离器:在制冷工况下,需要大量的冷媒参与工作,气液分离器因外界环境影响蒸发速度就会不足,会造成回液不足从而导致效率低下。
[0004]3、用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这种方案多一个储液空间,就需加大冷媒的量,多加一个产品,同时要增加阀控制,占用空间大,浪费大量成本。
[0005]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热泵系统中单用储液器在制热的工况下回热不足;单用气液分离器在制冷工况下回液不足、效率低下;用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0007]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包括筒体、封盖、阻油盖、管路、回油盖、过滤网和储液过滤网,所述筒体的上部与封盖固定连接,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出口Ⅰ;所述封盖的上部设置有气液入口和出口Ⅱ;所述阻油盖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的通孔,阻油盖的外周与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的上部管口高于进气管路的上部管口,出气管路的上部管口贯穿通孔后与出口Ⅱ固定连接,出气管路与进气管路的相邻处管壁下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出气管路的上部管口与阻油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回油盖与管路的下部外壁铆接,回油盖的底部与出气管路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回油孔;所述过滤网套装在回油盖的外部,过滤网的上部边缘与管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液过滤网固定在液体出口Ⅰ处;所述液体出口Ⅰ通过调节阀连接空调管路。
[0008]所述液体出口Ⅰ、储液过滤网和气液入口组成储液器回路,且储液过滤网处于液体出口Ⅰ的上部并倒置固定。
[0009]所述管路的外壁侧部绕包有干燥剂,干燥剂的外部通过扎带捆扎固定。
[0010]所述出气管路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均压孔。
[0011]所述回油盖为中部向下凹陷的碗状结构。
[0012]所述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二者的相邻处管壁为一体成型结构,管路4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凸起。
[0013]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液体出口Ⅰ外接一个热泵系统的储液罐,既可以在制冷工况下用作
气液分离器也可以在制热工况下作为高压储液器,节约成本和空间。
[0015]作为气液分离器时,把油和气液两相冷媒由气液入口进入筒体,经过阻油盖减速,液相因重力作用沉到筒体底部,气相冷媒通过进气管路的上部管口进入,通过下部的通气孔进入出气管路,再通过出气管路和出口Ⅱ吸入压缩机,而油和液相冷媒通过回油孔进入压缩机,给压缩机润滑的同时又避免“液击”,提高压缩机寿命。
[0016]作为高压储液器时,高温高压的油和气液两相冷媒由气液入口进入筒体,经过阻油盖减速,液相冷媒因重力作用沉到筒体底部,油和液相冷媒再经过储液过滤网过滤后,依次经由液体出口Ⅰ、调节阀以及空调管路进入压缩机,完成系统运行。由于不需要经过液体冷媒转化为气体的过程,消耗的热量少,使进入压缩机的冷媒最大情况解决了回热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在液体出口Ⅰ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在出口Ⅱ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封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封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阻油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阻油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管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管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过滤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过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回油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回油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中储液过滤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筒体、2

封盖、3

阻油盖、4

管路、5

回油盖、6

过滤网、7

储液过滤网、8

干燥剂、9

扎带、101

液体出口Ⅰ、201

气液入口、202

出口Ⅱ、301

通孔、401

进气管路、402

出气管路、403

均压孔、404

通气孔、501

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盖3、管路4、回油盖5、过滤网6和储液过滤网7,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出口Ⅰ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气液入口201和出口Ⅱ202;所述阻油盖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4的通孔301;所述管路4包括进气管路401和出气管路402;所述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高于进气管路401的上部管口,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贯穿通孔301后与出口Ⅱ202
固定连接,出气管路402与进气管路401的相邻处管壁下部设置有通气孔404;所述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与阻油盖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阻油盖3的外周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回油盖5与管路4的下部外壁铆接,回油盖5的底部与出气管路40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回油孔501;所述过滤网6套装在回油盖5的外部,过滤网6的上部边缘与管路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液过滤网7固定在液体出口Ⅰ101处;所述液体出口Ⅰ101通过调节阀连接空调管路。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盖(3)、管路(4)、回油盖(5)、过滤网(6)和储液过滤网(7),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出口Ⅰ(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气液入口(201)和出口Ⅱ(202);所述阻油盖(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4)的通孔(301),阻油盖(3)的外周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管路(4)包括进气管路(401)和出气管路(402);所述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高于进气管路(401)的上部管口,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贯穿通孔(301)后与出口Ⅱ(202)固定连接,出气管路(402)与进气管路(401)的相邻处管壁下部设置有通气孔(404);所述出气管路(402)的上部管口与阻油盖(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回油盖(5)与管路(4)的下部外壁铆接,回油盖(5)的底部与出气管路(40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回油孔(501);所述过滤网(6)套装在回油盖(5)的外部,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正新徐子昊谢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