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54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7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封盖、阻油挡板、阻油盖、管路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层同心管结构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中间管腔即高温介质管,气体通过最外层的气体管上部进入第二层的低温介质管,低温介质管下部的回油孔吸入的油以及其他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与高温高压的冷媒产生热交换,利用高温高压的冷媒的余热加速低温介质管中低温低压气液的蒸发,从而更好的气化并进入压缩机,提高工作效率。三层同心管结构避免了大量管路的使用,利用侧面连接进出口,侧面连接便于车辆集成化,节约管路,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气液分离器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管路可分为高压和低压两部分,高压制冷剂的温度较高,需要冷凝器来冷却,而经过蒸发器的低压,需要气液分离器来分离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而液态的制冷剂需要时间和温度升高蒸发,成为气态后才能进入压缩机,避免液压缩,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现有产品在低温下因蒸发作用,出口干度极低,并且现有产品在进行安装时均需要安装两个气液分离器来进行分离,或者采用管路联接,需要大量管路造成浪费,这样存在不利于安装,使用成本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低,制冷效果差等缺陷。
[0003]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用于解决现有产品在低温下因蒸发作用,出口干度极低,不利于安装,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0005]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封盖、阻油挡板、阻油盖、管路和过滤网,所述筒体的上部与封盖固定连接,筒体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所述封盖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低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封盖的下部固定安装阻油挡板,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的凹槽Ⅰ;所述阻油挡板上设置有安装管路的通孔Ⅰ和气液通孔;所述阻油盖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的通孔Ⅱ,阻油盖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最外层为气体管;所述高温介质管的上端插入凹槽Ⅰ中并且高温介质管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连通,高温介质管与凹槽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高温介质管的下端插入筒体的内底部并且高温介质管的下端与高温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低温介质管的上部外壁依次套装阻油盖和阻油挡板,低温介质管的上端外部通过密封圈与通孔Ⅰ密封连接,低温介质管的上端与低温介质出口连通,低温介质管的下端与气体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气体管的上部为敞口,气体管的下部与低温介质管的外部封闭,气体管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回油孔;所述低温介质入口通过封盖中设置的通路与气液通孔连通;所述过滤网的中部设置有通孔Ⅲ,过滤网套装在气体管的下部外侧;所述通孔Ⅲ紧密套装在高温介质管的外部。
[0006]所述高温介质出口、高温介质进口、低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的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0007]所述管路的外部绕包干燥剂。
[0008]所述低温介质管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均压孔。
[0009]所述高温介质出口端面所在的平面与高温介质进口端面所在的平面共面或平行。
[0010]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采用三层同心管结构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中间管腔即高温介质管,气体通过最外层的气体管上部进入第二层的低温介质管,低温介质管下部的回油孔吸入的油以及其他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与高温高压的冷媒产生热交换,利用高温高压的冷媒的余热加速低温介质管中低温低压气液的蒸发,从而更好的气化并进入压缩机,提高工作效率。三层同心管结构避免了大量管路的使用,利用侧面连接进出口,侧面连接便于车辆集成化,节约管路,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挡板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过滤网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5]图中1

筒体、2

封盖、3

阻油挡板、4

阻油盖、5

管路、6

过滤网、7

密封圈、8

回油孔、9

干燥剂、10

均压孔、11

十字槽沉头螺钉、12尼龙扎带、101

高温介质出口、201

高温介质进口、202

低温介质入口、203

低温介质出口、204

凹槽Ⅰ、301

通孔Ⅰ、302

气液通孔、401

通孔Ⅱ、501

气体管、502

低温介质管、503

高温介质管、601

通孔Ⅲ。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所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挡板3、阻油盖4、管路5和过滤网6,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焊接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封盖2的下部安装阻油挡板3并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11固定,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凹槽Ⅰ204;所述阻油挡板3上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Ⅰ301和气液通孔302;所述阻油盖4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Ⅱ401,阻油盖4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5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503,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502,最外层为气体管501;所述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插入凹槽Ⅰ204中,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201连通,高温介质管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挡板(3)、阻油盖(4)、管路(5)和过滤网(6),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封盖(2)的下部固定安装阻油挡板(3),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凹槽Ⅰ(204);所述阻油挡板(3)上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Ⅰ(301)和气液通孔(302);所述阻油盖(4)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Ⅱ(401),阻油盖(4)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5)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503),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502),最外层为气体管(501);所述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插入凹槽Ⅰ(204)中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201)连通,高温介质管(503)与凹槽Ⅰ(2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插入筒体(1)的内底部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与高温介质出口(101)连通;所述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外壁依次套装阻油盖(4)和阻油挡板(3),低温介质管(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正新徐子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