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21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HSVG),它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其特征在于:HSVG由主电路和控制系统组成。主电路由n(n为正整数)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和1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并联组成。n组TSC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分级补偿,分级之间的无功功率通过SVG进行动态连续平滑的调节。控制系统实现主电路各单元的既定功能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统一协调和相互配合。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指令信号发生单元、通信和监控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继承了SVG的优点,同时显著降低了整个装置的成本,具有响应速度快、运行范围宽、输出谐波小、不存在谐振问题、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涉及到电网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技术介绍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svc到SVG的过程。同步调相机的技术陈旧,运行中的损耗和噪声都比较大,维护复 杂,响应速度慢,难以满足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的要求。并联电容器的连续可控 能力差,无法快速、有效的跟踪负荷无功需求的变化,也不能实现对无功功率 的动态、连续补偿,而且当系统存在谐波时还可能导致谐波放大,甚至发生谐 振。SVC是一种并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或吸收器,其输出可变,以保持或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特定参数。虽然svc具有控制相应快速、维护要求较低、可以按 相控制、损耗较小、可靠性较高等优点,但是当svc运行在线性可控范围之外时,其发出的无功功率随着端电压的平方而变化,从而大大削弱其在低电压时的动态无功支撑作用。SVC中的TCR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自身需要装设 滤波器,且存在与系统谐振的可能。SVC需要大量的电容器组和电抗器,占地 面积较大。SVG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装置或系统,它能够从电力系统中吸收可控 的容性或感性电流,从而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SVG除了具有SVC所有的良好 性能之外,它比SVC的响应速度更快、运行范围更宽、构成设计紧凑、占地面 积小、噪声低、电磁干扰小,而且输出电流不受系统电压的影响,即使在电压 降低时也能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比SVC具有更好的电压支撑作用。SVG在运 行时产生的谐波小,自身无需装设滤波器,不存在与系统谐振的可能。不过,为了满足系统补偿容量的要求,目前SVG的成本仍然是绝大多数系统和用户难 以承受的,因而大大限制了 SVG在国内的工程化和实用化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无功补偿装置的缺陷,综合考虑目前我国 电网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无功发生器,解决电力系统中 对无功功率的控制和补偿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它由主电路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主电路由n组TSC和l组SVG并联组成。TSC通过控制一 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阀的导通或关断来投入或切除与其串联的电容器。每个电 容器都串联一个小型电抗器以限制该支路电流的暂态分量,同时也避免与系统 发生谐振。SVG的主体部分是一个VSC,其输入端接一个直流电容器,用以提 供一条电流循环的路径,并作为一个恒压源用。其输出端产生三相交流电压, 分别与相应的交流系统的电压同相位。SVG通过相对较小的连接电抗与交流系 统相连接。SVG与交流系统之间的无功功率交换可以通过改变VSC的三相输出 电压的幅值来实现。SVG的容量设计为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总容量的l/n。控制系统实现主电路各单元的既定功能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统一协调和相互 配合,利用电压和无功两个判别量对补偿对象的电压和无功进行综合控制,以 保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实现无功功率的基本平衡。当系统正常运行时, 充分利用TSC的补偿作用,SVG的补偿容量用来动态连续平滑的调节无功功率。 n组TSC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分级补偿,在每个分级之间的无功功率通过SVG进行快速、动态、无级差的调节。另外,控制系统根据监控单元所采集的信号,使 得晶闸管阀等执行单元具有完备的闭锁控制功能,以保证一次设备的安全。实 时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指令信号发生单元、监控单元 和通信单元。控制系统下位机的核心为两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的主从 式系统,上位机的核心是工控机。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 式。本技术中SVG在其额定的最大容性和感性输出范围之内,能够不依赖 于交流系统电压而独立的控制其输出电流,表现为恒流源特性,即使在电压降低时也能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SVG的这种功能对于阻止交流系统因受到大的 扰动而可能出现的电压崩溃是非常有效的。SVG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PWM) 控制技术,使其自身产生的谐波减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本身无需配置滤波器, 也不存在谐振问题。SVG的容量只占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总容量的l/n,不仅 使其VSC的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实现,也使其成本得到显著降低。此外,该部 分采用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展装置的容量。这样,补偿对象所需的大部分无 功功率由成本相对较低的TSC提供,而动态平滑无功功率和快速提供动态无功支 撑则由SVG实现。本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电力系统中对无功功 率的控制和补偿。充分继承了SVG技术上的优越性能,克服了SVG成本过高的 缺点,响应速度快、运行范围宽、占地面积小、噪声低、电磁干扰小,具有较 高的性价比和实用价值,是一种拥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单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主电路的原理图。图3是SVG的变流器中IPM的缓冲和保护电路。 图4是SVG的变流器中IPM和DSP的接口电路。图5是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下位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由n组TSC和l组 SVG并联组成。TSC通过控制一对反向并联晶闸管阀的导通或关断来投入或切除 与其串联的电容器。TSC的晶闸管阀采用同步投切技术,晶闸管阀在检测到其上 电压为最小的瞬间导通,在流经它的电流过零时关断,以使投切过程的暂态量 最小。另外,每个电容器都串联一个小型电抗器以限制该支路电流的暂态分量, 同时也避免与系统发生谐振。TSC的电压一电流运行特性是离散的,它决定于 TSC单元的数目、它们各自的额定容量,以及用来避免电容器频繁投切的滞环电 压等条件。SVG的主体部分是一个VSC,如图2所示。其输入端接一个直流电容器,用 以提供一条电流循环的路径并作为一个恒压源用。其输出端产生三相交流电压, 分别与相应的交流系统的电压同相位。SVG通过相对较小的连接电抗与交流系 统相连接。SVG与交流系统之间的无功功率交换可以通过改变VSC的三相输出 电压的幅值来实现。SVG的容量设计为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总容量的l/n。 n 组TSC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分级补偿,在每个分级之间的无功功率通过SVG进行动 态连续调节。电网通过整流、滤波之后对VSC输入端的直流电容器进行充电, 用以提供一条电流循环的路径并作为一个恒压源用。电容器大小应使其两端的 直流电压保持基本恒定。SVG通过连接电抗与交流母线相连接。图3是IPM的缓冲和保护电路。图々是IPM与控制系统的主DSP的接口电路。主要包括光耦和控制电源,以 及电阻、电容等外围电路。本技术的下位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下位机控制电路主 要包括检测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指令信号发生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主控部分为两片DSP构成的主从式系统。交流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分别经过电压互 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变换成一5V + 5V之间的交流电压信号,然后再经隔离、滤 波之后送到14位同步高速模数转换器(ADC) MAX125的输入端,由DSP(TMS320LF2407A)控制其进行交流同步采样,以保证三相电压和电流信号之 间正确的相位关系。利用过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主电路由n组TSC和1组SVG并联组成,TSC通过控制一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阀的导通或关断来投入或切除与其串联的电容器,每个电容器都串联一个小型电抗器,SVG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电压源变流器,其输入端接一个直流电容器,其输出端产生三相交流电压,分别与相应的交流系统电压同相位,SVG通过相对较小的连接电抗与交流系统连接,SVG的容量设计为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总容量的1/n,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指令信号发生单元、监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控制系统下位机的核心为两片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的主从式系统,上位机的核心是工控机,控制系统实现主电路TSC单元和SVG单元各自的既定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统一协调和相互配合,利用电压和无功两个判别量对补偿对象的电压和无功进行综合控制,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充分利用TSC的补偿作用,SVG的补偿容量用来动态连续平滑的调节无功功率,n组TSC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分级补偿,在每个分级之间的无功功率通过SVG进行动态连续平滑的调节,控制系统还根据监控单元所采集的信号,使晶闸管阀等执行单元具有完备的闭锁控制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主电路由n组TSC和1组SVG并联组成,TSC通过控制一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阀的导通或关断来投入或切除与其串联的电容器,每个电容器都串联一个小型电抗器,SVG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电压源变流器,其输入端接一个直流电容器,其输出端产生三相交流电压,分别与相应的交流系统电压同相位,SVG通过相对较小的连接电抗与交流系统连接,SVG的容量设计为混合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总容量的1/n,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指令信号发生单元、监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控制系统下位机的核心为两片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的主从式系统,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张明邹积岩李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