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器齿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198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齿套本体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相邻两个限位齿之间有多个花键齿,限位齿的第一厚度大于花键齿的第二厚度,限位齿的第一宽度小于花键齿的第二宽度,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一半径,小于花键齿的第二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二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与结合齿配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优点。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优点。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器齿套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器齿套。

技术介绍

[0002]同步器总成是用于手动MT、双离合DCT变速箱内换挡系统关键零部件,它的功能是在变速箱换挡时通过其内部的摩擦系统让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快速减小,直至为0,此时拨叉继续推动齿套穿过同步环,直至进入结合齿;进入结合齿后,需要在某个设计位置停留下来。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所述齿套本体的内圈设有若干花键齿,其中三个花键齿为宽齿,所述三个宽齿互成120度圆周角设置,通过在宽齿两端面开设“V”形开口槽,可以使齿套本体和结合齿环的花键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使限位更可靠,避免掉档问题。
[0004]对于上述结构的同步器齿套,当宽齿与结合齿形成接触时,同步器齿套就停止轴向移动,然而,由于宽齿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其他花键齿的高度,宽齿与结合齿的接触面积小,在工作过程中,宽齿所受到的应力比较大,从而使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与结合齿配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同步器齿套。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齿套本体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相邻两个限位齿之间有多个花键齿,限位齿的第一厚度大于花键齿的第二厚度,限位齿的第一宽度小于花键齿的第二宽度,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一半径,小于花键齿的第二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二半径。
[0008]进一步地,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廓面之间设置有在铣削花键齿或限位齿时为铣刀让位的让位斜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通过拉削成型。
[0010]进一步地,第二半径与第一半径的差值为2

2.2mm。
[0011]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半径小于第二半径,则表明限位齿在齿套本体内的高度大于花键齿的高度,因此本技术通过使限位齿的高度获得增加,从而增加了限位齿轴向端面的面积,当限位齿与结合齿的轴向端面配合后,可以增加限位齿与结合齿的配合面积,进而减小了限位齿的应力,使限位齿限位的可靠性获得提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同步器齿套的立体图;
[0013]图2为同步器齿套的主视图;
[0014]附图中的标记:
[0015]齿套本体1,花键齿2,第二齿顶面2a,锁止角2b,倒锥角2c,限位齿3,第一齿顶面3a,齿廓面3b,斜面3c,第一厚度s1,第二厚度s2,第一宽度b1,第二宽度b2,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7]本技术的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1,齿套本体1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2,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3,本实施例中,限位齿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限位齿3沿着齿套本体1的圆周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限位齿3之间有多个花键齿2,限位齿3的第一厚度s1大于花键齿2的第二厚度s2,限位齿3的第一宽度b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宽度b2,限位齿3的第一齿顶面3a与齿套本体1中心的第一半径R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齿顶面2a与齿套本体1中心的第二半径R2。
[0018]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半径R1小于第二半径R2,则表明限位齿3在齿套本体1内的高度大于花键齿2的高度,因此本技术通过使限位齿3的高度获得增加,从而增加了限位齿3轴向端面的面积,当限位齿3与结合齿的轴向端面配合后,可以增加限位齿3与结合齿的配合面积,进而减小了限位齿3的应力,使限位齿3限位的可靠性获得提升。
[0019]第二半径R2与第一半径R1的差值为2

2.2mm,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半径R2与第一半径R1的差值为2.1mm。
[0020]限位齿3的齿顶面3a与齿廓面3b之间设置有在铣削花键齿2或限位齿3时为铣刀让位的斜面3c。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3c通过拉削成型。本技术中,在形成斜面3c之后,齿顶面3a的厚度小于齿廓面3b的厚度。
[0021]设置斜面3c的目的在于为铣刀工作时让位,其理由在于,由于限位齿3的高度和厚度均超过了常规花键齿2的高度和厚度,而同步器齿套的制备过程是,先锻造出毛坯,再在毛坯上通过拉刀同时拉削生成限位齿3和花键齿,然在在花键齿2上加工出锁止角2b和倒锥角2c,以及精加工限位齿3,如果在拉削过程中没有在限位齿3上生成斜面3c,则在精加工锁止角2b和倒锥角2c以及限位齿3的齿廓面3b时会对铣刀产生干涉,即无法加工出锁止角2b和倒锥角2c以及齿廓面3b,从而,本技术设计出斜面3c后解决了该问题。
[0022]本实用新的型的创新优势在于,通过加大限位齿3的高度,使限位齿3与结合齿的配合面积增加,使限位齿3的限位可靠性获得提升,在增加限位齿3高度时,为了能加工出合格的同步器齿套,本技术设计了斜面3b。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更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1),齿套本体(1)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2),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3),相邻两个限位齿(3)之间有多个花键齿(2),限位齿(3)的第一厚度(s1)大于花键齿(2)的第二厚度(s2),限位齿(3)的第一宽度(b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宽度(b2),其特征在于,限位齿(3)的第一齿顶面(3a)与齿套本体(1)中心的第一半径(R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齿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泽君李治闯濮柯
申请(专利权)人: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