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14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3
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属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杆(4),支撑杆(4)沿槽形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有支撑杆(4)位于相邻两块槽形板(1)间隙的正下方,在支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沿槽形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密封垫(2),密封垫(2)将相邻两块槽形板(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在本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中,通过设置支撑杆,利用支撑杆顶部的高度调节机构,使密封垫将相邻两块槽形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后,通过混凝土进行灌缝时,保证了灌缝的密实度,避免了跑浆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出现,消除了渗漏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


[0001]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属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建筑工业化特征,是先进适用的房屋建筑集成技术。大跨度叠合、装配式预应力槽形板兼具装配式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工程建设,其设计顶板结构跨度为传统结构跨度的两倍,可有效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由于槽形板跨度大、板肋高、板底起拱明显,传统的板缝底模,无可靠的密封措施,无法保证灌缝混凝土的密实度,存在跑浆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埋下渗漏隐患,影响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支撑杆,利用支撑杆顶部的高度调节机构,使密封垫将相邻两块槽形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后,通过混凝土进行灌缝时,保证了灌缝的密实度,避免了跑浆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出现,消除了渗漏隐患的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沿槽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有支撑杆位于相邻两块槽形板间隙的正下方,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沿槽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放置在所有支撑杆顶部高度调节结构的上方,密封垫将相邻两块槽形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
[0005]优选的,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木托,所述密封垫放置的木托的上方。
[0006]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中空的支撑管,高度调节机构固定在支撑管的顶部,在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有用于放置木托的托座。
[0007]优选的,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支撑管顶部的升降螺母,与升降螺母螺纹连接的升降螺杆自上而下穿过升降螺母进入支撑管的内部,托座固定在升降螺杆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托座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槽。
[0009]优选的,在所述支撑管的底部水平固定有底板。
[0010]优选的,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放置有下垫板。
[0011]优选的,密封垫采用厚度为40mm的柔性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木托采用50mm*70mm的方木;所述的下垫板采用50mm*200mm的板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在本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中,通过设置支撑杆,利用支撑杆顶部的高度调节机构,使密封垫将相邻两块槽形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后,通过混凝土进行灌缝时,保证了灌缝的密实度,避免了跑浆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出现,消除了渗漏隐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正视图。
[0015]图2为图1左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0018]图5为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支撑杆顶部示意图。
[0019]其中:1、槽形板2、密封垫3、木托4、支撑杆5、托座6、升降螺杆7、升降螺母8、支撑管9、底板10、下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5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2所示,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包括支撑杆4,支撑杆4沿槽形板1的布置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支撑杆4位于相邻两块槽形板1之间间隙的正下方。
[0022]支撑杆4底部与地面接触,其顶部依次放置有木托3和密封垫2,木托3和密封垫2同样沿槽形板1的布置方向设置,沿槽形板1的布置方向设置的多条支撑杆4同时对木托3和密封垫2进行支撑。密封垫2的宽度大于相邻两块槽形板1之间的间隙,密封垫2的两堵同时与相邻两块槽形板1的底部同时紧密接触。密封垫2优选采用厚度为40mm的柔性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木托3采用50mm*70mm的方木。
[0023]结合图3及图4,支撑杆4包括中空的支撑管8,在支撑管8的底部水平固定有底板9,在底板9的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0,下垫板10放置在地面上。在支撑管8的顶部可转动的安装有升降螺母7,升降螺杆6自上而下穿过升降螺母7进入支撑管8的内部。升降螺杆6与升降螺母7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升降螺母7可以对升降螺杆6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升降螺杆6的顶部固定有托座5,托座5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槽,上述的木托3放置在托座5表面的凹槽中。下垫板10采用50mm*200mm的板材。
[0024]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0025]沿槽形板1的布置方向依次放置多条支撑杆4,在每条支撑杆4的下方放置一个下垫板10。将木托3放置在支撑杆4顶部托座5的凹槽内,然后将密封垫2放置在木托3的上方,旋转升降螺母7调节升降螺杆6的高度使密封垫2紧贴相邻两块槽形板1的底部,将相邻两块槽形板1底部的缝隙进行封堵。
[0026]在通过密封垫2将相邻两块槽形板1底部的缝隙进行封堵后,通过混凝土进行灌缝时,保证了灌缝的密实度,避免了跑浆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出现,消除了渗漏隐患。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杆(4),支撑杆(4)沿槽形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所有支撑杆(4)位于相邻两块槽形板(1)间隙的正下方,在支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沿槽形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密封垫(2),密封垫(2)放置在所有支撑杆(4)顶部高度调节结构的上方,密封垫(2)将相邻两块槽形板(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木托(3),所述密封垫(2)放置的木托(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槽形板混凝土灌缝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4)包括中空的支撑管(8),高度调节机构固定在支撑管(8)的顶部,在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有用于放置木托(3)的托座(5)。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密闭式槽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功善赵鹏飞岳可江于东罗亚飞荆战江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