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902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包括安装底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齿轮泵、双联过滤器、油冷却器,其中,驱动电机与齿轮泵连接,为齿轮泵提供动力;齿轮泵的吸油口通过管路与齿轮箱底部连通,齿轮泵的排油口通过管路与双联过滤器连接,用于对油液进行过滤;双联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经油冷却器连接至齿轮箱的,经过过滤的油液通过管路输送至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油液回流至齿轮箱内;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分别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对经过过滤的油液进行冷却。具有制作安装简单,管路接口清晰,提高油液清洁度,延长油液使用寿命,减少检测次数、减少成本以及提高船舶使用的经济效益的特点。效益的特点。效益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


[0001]本技术涉及侧向推进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应用于船舶的全回转舵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船舶侧向推进器均采用浸油润滑,侧向推进器的齿轮箱体内部充满油液,一般采用重力油箱方式,进行侧向推进器内部传动部件和轴承的润滑。通过重力油位高度产生的静压力高于侧向推进器吃水的静压力,从而平衡海水压力,同时防止海水倒灌进入箱体内部乳化油液;通过手摇泵进行内部抽油取样检测,油液的清洁度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对侧向推进器齿轮箱体换油方式,进行更换新的润滑油液。
[0003]侧向推进器的油液经过一定周期的运行使用,油液经过反复的挤压和剪切,油液的润滑性能指标会下降,但主要来自齿轮传动的齿面磨损,齿轮箱体冷热交换和振动,运行中析出的杂质使得油液的清洁度降低,对轴承滚道润滑和传动轴系输入和输出的密封件带来损害。
[0004]现有的侧向推进器对油液没有清洁功能,在侧向推进器运行一定周期后,通过进行抽油检测化验,若润滑油液清洁度差,需要停机运行后才能进行油液更换,对箱体和管路进行重新串油清洗,油液的利用率低,定期抽油和化验检测、停机换油,需要较多人力成本、油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用于船舶侧向推进器,包括安装底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齿轮泵、双联过滤器、油冷却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齿轮泵连接,为齿轮泵提供动力;所述齿轮泵的吸油口通过管路与齿轮箱底部连通,所述齿轮泵的排油口通过管路与双联过滤器连接,用于对油液进行过滤;所述双联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经油冷却器连接至齿轮箱的,经过过滤的油液通过管路输送至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油液回流至齿轮箱内;所述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分别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对经过过滤的油液进行冷却。
[0007]进一步,为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齿轮泵的吸油口与齿轮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可以避免管路中的油液回流,避免齿轮箱中油液产生二次污染。
[0008]当齿轮泵或者驱动电机故障时,会导致管路内油液的压力变化,因此,为了实现对齿轮泵和驱动电机的监控,进一步,所述齿轮泵的排油口与双联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用于检测管路内的压力。当管路内的压力过低时压力开关会提供报警功能,用于检测齿轮泵和驱动电机是否工作正常,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0009]当管路中的出现堵塞情况时,也会导致管路内压力的升高,因此,进一步,所述压力开关与双联过滤器之间的管路还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双联过滤器前端管路中的压力。通过监测双联过滤器前端管路中的压力大小,判断齿轮泵排出管路是否存在压力过高堵塞的情况。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中双联过滤器具有两个滤芯,两个滤芯可以交替工作,并且所述双联过滤器包括调节手柄,且自带堵塞报警功能,用于检测双联过滤器的滤芯堵塞情况。通过双联过滤器的调节手柄,进行单侧堵塞滤芯的清洁和更换,系统运行不受影响,并且交替运行可以保证清洁系统的工作效率。
[0011]齿轮箱内的油液使用过程中会引入很多杂质,虽然通过清洁系统进行了清洁,但是油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液品质会下降,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因此,当油液品质下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换新的油液,因此,还包括抽检组件,所述抽检组件包括手摇泵,所述手摇泵通过管路连接至齿轮箱,用于抽取齿轮箱内部的油液,通过对抽取的油液进行检测,判断齿轮箱内油液品质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油液。由于不需要频繁的检测油液,因此,此处采用手摇泵即可,能够降低推进器的成本。
[0012]进一步,为了控制抽检组件与齿轮箱之间管路的通断,所述抽检组件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设置在手摇泵与齿轮箱之间的管路上。截止阀主要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当需要抽检时,打开截止阀使手摇泵与齿轮箱通过管路连通,当不需要抽检时,则关闭截止阀,避免齿轮箱内油液外泄。
[0013]进一步,为了补充齿轮箱内油液以及平衡齿轮箱内油液的压力,还包括重力油箱组件,所述重力油箱组件包括重力油箱,所述重力油箱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齿轮箱连接,所述重力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齿轮箱连接,形成重力油箱与齿轮箱之间的循环油路。当齿轮箱内油液压力下降或者油液减少时,重力油箱内的油液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对齿轮箱进行补充,当齿轮箱内油液过多或者压力上升时,齿轮箱内的油液又可以回流至重力油箱内,从而实现油液的补充和压力平衡的作用。
[0014]一种船舶侧向推进器,包括上述的循环清洁系统。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及船舶侧向推进器,制作安装简单,管路接口清晰,能不间断的对侧向推进器的润滑油液反复过滤杂质,提高油液的清洁度,延长油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对侧向推进器装置油品质量的检测次数、减少停机换油人工成本及油料成本,提高船舶使用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循环清洁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循环清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循环清洁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油冷却器)。
[0020]图中:1、齿轮箱,2、单向阀,3、驱动电机,4、齿轮泵,5、压力开关,6、压力表,7、双联过滤器,8、油冷却器,9、单向阀,10、截止阀,11、手摇泵,12、重力油箱,13、安装底座,14、冷却水出口,15、冷却水进口,16、排油口,17、吸油口,18、电气接线盒,19、管路,20、吊环,21、截止阀,22、排油口,23、吸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本技术的一种船舶侧向推进器,该船舶侧向推进器具有独立的循环清洁系统,该循环清洁系统与侧向推进器的齿轮箱1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清洁系统包括安装底座13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3、齿轮泵4、双联过滤器7、油冷却器8、齿轮箱1、压力开关5、压力表6及连接管路和电气接线盒18组成,将其固定在一个公共的安装底座13上,且安装底座13上还设有便于起吊的三个吊环20,三个吊环20呈三角形排布,方便用户布置安装。除此之外,该循环清洁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齿轮箱1内油液品质的抽检组件以及实现油液的补充和压力平衡的作用重力油箱12组件,针对以上结构下面结合附图给出详细说明。
[0023]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13、内部连接管路和电气接线盒18为普通碳钢材料,自制加工。内部连接管路19主要包括抽油检测管路FF,重力油箱12与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齿轮泵、双联过滤器、油冷却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齿轮泵连接,为齿轮泵提供动力;所述齿轮泵的吸油口通过管路与齿轮箱底部连通,所述齿轮泵的排油口通过管路与双联过滤器连接,用于对油液进行过滤;所述双联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经油冷却器连接至齿轮箱的,经过过滤的油液通过管路输送至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油液回流至齿轮箱内;所述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分别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对经过过滤的油液进行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泵的吸油口与齿轮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泵的排油口与双联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用于检测管路内的压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与双联过滤器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跃进李新刚朱孟冬陈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航船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