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TX@SN38-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95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TX@SN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胶质瘤是最致命和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已知影响0.02%的人口。尽管胶质母细胞瘤是罕见的肿瘤,但其较差的存活率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后化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被认为不能有效控制这种疾病,导致存活时间不到15个月。此外,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毒性作用表明化疗不足以对抗这种疾病。此外,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脑肿瘤屏障等生理屏障导致药物渗透性差是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限制。因此,非常需要发现用于有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0003]PTX@SN38

NMs是一种针对胶质瘤治疗提出的新型抗癌药物,相关研究表明将PTX@SN38

NM静脉注射到异种移植的LN229细胞中。与游离药物(PTX+SN38)相比,PTX@SN38

NMs可显着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时间并减少副作用,表明药物递送系统的化学治疗效率。PTX@SN38

NMs的粒子尺寸为27.97
±
1.87nm,在该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滤器纯化纳米材料溶液。并在热风箱中将过滤器的滤纸干燥得到PTX@SN38

NMs,随着烘干过程的进行,滤膜外层表面的纳米粒子首先被烘干,此时该部分粒子极易变为游离状态漂浮于烘干箱内部,导致药物损失,获得率下降。此外,PTX@SN38

NMs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液相法,但是由于纳米粒子粒径相当小,分散度很大,造成其表面能非常大,因此在液相法制备过程的干燥除水步骤中,传统的干燥方法极易使纳米颗粒发生团聚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包括机体组、暖风模块、滤膜表面处理模块和游离粒子捕获模块,所述暖风模块安装于机体组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产生均匀的循环暖风作用于固定其上端面的滤膜的非截流表面,所述滤膜表面处理模块为环绕分布于滤膜的截流表面上侧的若干组雾化喷头,通过泵液设备和输液管道将有机溶剂泵入雾化喷头处,并均匀喷洒至干燥过程中的滤膜的截流表面,所述游离粒子捕获模块安装于滤膜的截流表面中心位置的正上方,且游离粒子捕获模块上端与机体组相连接。
[0006]所述游离粒子捕获模块包括引流场、喷气嘴、角度调节器、捕获场和捕获板,用于捕获烘干过程中处于游离态的纳米粒子,所述引流场和捕获场为相互连通且垛堞安装的空心圆柱筒状设置,所述喷气嘴通过角度调节器均匀分布于引流场和捕获场的内壁处,所述
捕获板安装于捕获场的中心轴线与机体组连接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暖风模块包括加热板、导热管、引流罩、均风网、工作台和固定架,用于提供纳米粒子烘干所需热量,所述加热板安装于机体组的内部下端面,所述导热管一端与加热板连接,另一端设有引流罩,且端部与工作台连接,所述均风网安装于导热管与工作台连接处的管壁处,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工作台的上端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捕获板为空心倒圆台状设置,且捕获板下底面为磁板,上底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溶液。
[0010]进一步的,干燥系统的操作流程如下:步骤一,设定暖风模块的初始烘干温度,使暖风沿导热管输送至工作台处,并以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的温度均匀作用于滤膜的非截留表面,在初始烘干阶段,通过泵液设备和输液管道将有机溶剂泵入滤膜表面处理模块的雾化喷头处,并均匀喷洒至干燥过程中的滤膜的截流表面;步骤二,每间隔一段时间测定滤膜的含水量,当测定的滤膜含水量小于10%时,调节暖风模块的运行温度,使暖风模块以略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对滤膜进行烘干至滤膜完全干燥;步骤三,通过角度调节器调节安装于引流场内壁的喷气嘴,使喷气嘴以一定角度进行喷气作业,从而在引流场中形成稳定的螺旋状上升气流,并将引流场中呈游离态的纳米粒子引流至捕获场中,通过角度调节器调节安装于引流场内壁的喷气嘴,使喷气嘴沿捕获场内壁切线方向进行喷气作业,在捕获场中形成稳定的环形气流,并通过捕获板下端的磁板将环形气流中的纳米粒子进行吸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暖风模块用于提供纳米粒子烘干所需热量,由加热板产生热量,并通过导热管将热量传导至工作台处,当热空气传递至均风网处时,形成均匀缓慢的热气流作用于滤膜的非节流表面,同时在导热管与工作台连接处设置有引流罩,当工作台处的温度上升,热空气聚集后,部分气流由引流罩排出,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热气流,保持烘干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滤膜上下端面温差过大,改善烘干效果;(2)设置滤膜表面处理模块,采用喷洒有机溶剂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冲洗模式,可以使有机溶剂以雾化方式与滤膜截留表面的纳米粒子相接处,不仅可以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解决传统有机溶剂冲洗法干燥纳米粒子的有机溶剂消耗量大的问题,同时可以便于对有机溶剂的雾化程度、喷洒量和喷洒时段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使有机溶剂与纳米粒子充分接触,减少烘干过程中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3)设置游离粒子捕获模块,通过角度调节器调节安装于引流场内壁的喷气嘴,使喷气嘴以一定角度进行喷气作业,从而在引流场中形成稳定的螺旋状上升气流,并将引流场中呈游离态的纳米粒子引流至捕获场中,并在捕获场中形成稳定的环形气流,通过捕获板下端的磁板将环形气流中的纳米粒子进行吸附,可以将呈游离状态的纳米粒子进行捕获,减小烘干过程中纳米粒子的流失率,提高粒子的获取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干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暖风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喷气嘴在引流场中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气嘴在捕获场中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捕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机体组;2、暖风模块;21、加热板;22、导热管;23、引流罩;24、均风网;25、工作台;26、固定架;3、滤膜表面处理模块;4、游离粒子捕获模块;41、引流场;42、喷气嘴;43、角度调节器;44、捕获场;45、捕获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15]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包括机体组(1)、暖风模块(2)、滤膜表面处理模块(3)和游离粒子捕获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模块(2)安装于机体组(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产生均匀的循环暖风作用于固定其上端面的滤膜的非截流表面,所述滤膜表面处理模块(3)为环绕分布于滤膜的截流表面上侧的若干组雾化喷头,通过泵液设备和输液管道将有机溶剂泵入雾化喷头处,并均匀喷洒至干燥过程中的滤膜的截流表面,所述游离粒子捕获模块(4)安装于滤膜的截流表面中心位置的正上方,且游离粒子捕获模块(4)上端与机体组(1)相连接;所述游离粒子捕获模块(4)包括引流场(41)、喷气嘴(42)、角度调节器(43)、捕获场(44)和捕获板(45),用于捕获烘干过程中处于游离态的纳米粒子,所述引流场(41)和捕获场(44)为相互连通且垛堞安装的空心圆柱筒状设置,所述喷气嘴(42)通过角度调节器(43)均匀分布于引流场(41)和捕获场(45)的内壁处,所述捕获板(45)安装于捕获场(44)的中心轴线与机体组(1)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TX@SN38

NMs制备的纳米材料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模块(2)包括加热板(21)、导热管(22)、引流罩(23)、均风网(24)、工作台(25)和固定架(26),用于提供纳米粒子烘干所需热量,所述加热板(21)安装于机体组(1)的内部下端面,所述导热管(22)一端与加热板(21)连接,另一端设有引流罩(23),且端部与工作台(25)连接,所述均风网(24)安装于导热管(22)与工作台(25)连接处的管壁处,所述固定架(26)安装于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英万学锋刘夏桐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