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91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台和固定结构,升降台的顶面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外表面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模具本体,固定结构包括与模具本体外表面滑动连接的空心壳,空心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将模具本体进行固定时,首先推动移动杆,移动杆延伸至空心壳内部的一端开始位移,待其与承接块的外表面相贴合后,推动滑块至滑槽的中心处,随后旋转转轴,转轴带动旋转板发生位移,旋转板带动吸板与空心壳的内表面发生接触,并逐渐吸附固定,在其固定完毕后,拉动插板,将插板的凸起处置于移动杆的凹槽处,此时移动杆的通孔处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限位固定。孔处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限位固定。孔处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限位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小至电子连接器,大至汽车仪表盘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级进模是指能自动的把加工工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并在最后一个工位得到成型零件的一套模具,模具加工工艺包括:裁模、冲坯模、复合模、挤压模、四滑轨模、级进模、冲压模、模切模具等。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对模具进行加工前,多需要夹持结构对其进行有效夹持,而现有的夹持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模具固定于升降台的外表面,而工作人员对模具进行人工固定存在弊端,固定过程较为繁琐,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固定结构与其余部件相互配合,尽量地解决了因固定所引发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台和固定结构,升降台的顶面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外表面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模具本体,固定结构包括与模具本体外表面滑动连接的空心壳,空心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杆,空心壳的内表面连接有限位板,空心壳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表面旋转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旋转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吸板,滑块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连接有承接块,承接块的外表面连接有插板。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心壳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模具本体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空心壳的顶面呈开口状。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空心壳的外部和内部,限位板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移动杆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表面与插板的外表面为卡合连接,吸板的外表面与空心壳的内表面相贴合。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模具本体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承接块的外表面与移动杆延伸至空心壳内部的一端相贴合。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台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的外表面四周处均连接有夹持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对模具本体进行夹持工作前,首先需要将模具本体进行固定,首
先推动移动杆,移动杆延伸至空心壳内部的一端开始位移,待其与承接块的外表面相贴合后,推动滑块至滑槽的中心处,随后旋转转轴,转轴带动旋转板发生位移,旋转板带动吸板与空心壳的内表面发生接触,并逐渐吸附固定,在其固定完毕后,拉动插板,将插板的凸起处置于移动杆的凹槽处,此时移动杆的通孔处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限位固定,通过固定结构尽量地解决了因固定所引发的问题。
[0013]2、本技术中,而需要对模具本体进行拆卸时,首先转动转轴,随后转轴带动旋转板发生旋转从而带动吸板不再对空心壳的内表面进行吸附固定,待吸板完全离开空心壳的内表面后,滑动滑块,随后滑块带动复位弹簧发生位移,复位弹簧带动承接块发生位移,承接块带动插板逐渐离开移动杆的凹槽处,待其完全离开后,移动杆则失去固定,此时便可将移动杆抽离空心壳的内表面,即可完成对模具本体的拆卸。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的空心壳的侧视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的固定结构的俯视立体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保护外壳;2、夹持结构;3、升降台;4、承接板;5、模具本体;6、固定结构;601、空心壳;602、移动杆;603、插板;604、限位板;605、承接块;606、滑槽;607、滑块;608、旋转板;60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台3和固定结构6,升降台3的顶面连接有承接板4,承接板4的外表面通过固定结构6连接有模具本体5,固定结构6包括与模具本体5外表面滑动连接的空心壳601,空心壳601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杆602,空心壳601的内表面连接有限位板604,空心壳60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606,滑槽60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07,滑块607的内表面旋转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旋转连接有旋转板608,旋转板608的外表面连接有吸板,滑块607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609,复位弹簧609远离滑块607的一端连接有承接块605,承接块605的外表面连接有插板603,空心壳60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模具本体5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空心壳601的顶面呈开口状,移动杆60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空心壳601的外部和内部,限位板604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移动杆602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
[0022]在本实施例中,对模具本体5进行夹持工作前,首先需要将模具本体5进行固定,首先推动移动杆602,移动杆602延伸至空心壳601内部的一端开始位移,待其与承接块605的外表面相贴合后,推动滑块607至滑槽606的中心处,随后旋转转轴,转轴带动旋转板608发
生位移,旋转板608带动吸板与空心壳601的内表面发生接触,并逐渐吸附固定,在其固定完毕后,拉动插板603,将插板603的凸起处置于移动杆602的凹槽处,此时移动杆602的通孔处对模具本体5进行有效限位固定,通过固定结构6尽量地解决了因固定所引发的问题。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

3所示,移动杆60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表面与插板603的外表面为卡合连接,吸板的外表面与空心壳601的内表面相贴合,移动杆60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模具本体5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承接块605的外表面与移动杆602延伸至空心壳601内部的一端相贴合,升降台3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外壳1,保护外壳1的外表面四周处均连接有夹持结构2。
[0025]在本实施例中,而需要对模具本体5进行拆卸时,首先转动转轴,随后转轴带动旋转板608发生旋转从而带动吸板不再对空心壳601的内表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台(3)和固定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的顶面连接有承接板(4),所述承接板(4)的外表面通过固定结构(6)连接有模具本体(5),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与模具本体(5)外表面滑动连接的空心壳(601),所述空心壳(601)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杆(602),所述空心壳(601)的内表面连接有限位板(604),所述空心壳(60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606),所述滑槽(60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07),所述滑块(607)的内表面旋转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旋转连接有旋转板(608),所述旋转板(608)的外表面连接有吸板,所述滑块(607)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609),所述复位弹簧(609)远离滑块(607)的一端连接有承接块(605),所述承接块(605)的外表面连接有插板(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夹持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壳(60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模具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曾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锦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