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华专利>正文

铅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76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铅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的新装置。该装置是在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用容抗电路作为降压元件;多只串联的铅蓄电池接入整流电路输出端充电,对应每只铅蓄电池都有一组充电程度检测电路、去极化电路、充电电流旁流电路和充足电控制电路,使铅蓄电池自动实现去极化和充足电后无触点转换地自动退出充电回路的功能。本电路对电网有功率因素补偿作用。(*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的装置,尤其是铅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装置。现在广泛被采用的普通型充电装置,通常采用恒定充电电压和恒定充电电流的方法,在铅蓄电池的充电后阶段会产生较严重的极化现象。虽然在一些快速型充电装置上设有去极化功能,但由于造价贵、充电工艺要求高等原因而还未被普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经改进的铅蓄电池充电装置,不但能满足铅蓄电池充电特性要求自动控制充电,而且具有去极化功能,同时还可补偿电网功率因素。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以如下方式完成如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框图所示,在整流电路(3)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具有较高阻抗值的容抗电路(2);在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串联连接被充电的铅蓄电池组(8);对应每只被充铅蓄电池,如(8A),都有一组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去极化电路(9A)、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和充足电控制电路(7A),实现适时去极化,自动控制铅蓄电池充电的功能。工作时,交流输入电压除了克服被充铅蓄电池端电压外,基本上都降落在容抗值比铅蓄电池内阻高得多的容抗电路(2)上,第一,起到补偿电网功率因素的作用,在整流电路短接时补偿最强;第二,改变容抗电路的容抗值,可方便地调节充电电流;第三,利用整流桥输出允许短接的特点,由充电程度检测电路控制,在铅蓄电池去极化时和充足电后,自动开通与铅蓄电池并联的充电电流旁流电路,使铅蓄电池自动地、无触点转换地退出充电回路,与铅蓄电池(8A)串联的二极管(10A)是防止铅蓄电池通过充电电流旁流电路造成短路而设置。铅蓄电池的端电压随着充足电程度增高而升高,当充电程度检测电路测得铅蓄电池端电压上升到应该去极化的电压值时,便开通充电电流旁流电路,让铅蓄电池进入停充或脉冲放电的去极化状态;铅蓄电池端电压在去极化过程中要降低,当充电程度检测电路测得铅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应该停止去极化的电压值时,再关断充电电流旁流电路,使铅蓄电池重新恢复充电;随后再进行第二、三……次充电、去极化工作循环。铅蓄电池的每一次去极化时间,即从应该去极化的电压降到应该停止去极化的电压所需时间,是随着蓄电池充足电程度增高而变长,当去极化时间长达表示铅蓄电池基本上已充足时,充足电控制电路发出警告,表示充电结束。并联在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过电压检测电路(4),测得整流电路输出过电压时[1],便自动切断输入总保护元件(1)而停止充电;总保护元件也可手动操作。中性线接地的电网供电时,零线不应连容抗电路,以保证整流电路输出端对地的电位差的最大值等于被充电铅蓄电池的串联总电压,确保安全使用。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说明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体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整流电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由中性线接地的电网供电时可以采用单相供电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且零线不应接容抗电路;由中性线不接地的电网供电时可以采用任何桥式整流电路。参照图2,本实施例由中性线接地的电网供电,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3);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由电容器组成的容抗电路(2),改变K1~Km的升关状态,即改变容抗,可改变充电电流值;铅蓄电池可串联后接入整流电路输出回路充电,对应每只铅蓄电池,如(8A),配有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充电程度检测电路(7A)和去极化电路(9A);二极管(10A)是防止铅蓄电池通过充电电流旁流电路形成短路放电而设置。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是CMOS倒相器构成的电压电平甄别器[2],它的阀电压正比于被充铅蓄电池的端电压,而输入是通过一个恒流二极管(14A)和一个电阻(15A)保持为恒压,电阻(15A)可调节铅蓄电池应该去极化的电压,电阻(16A)可调节铅蓄电池应停止去极化的电压;当铅蓄电池端电压充电到应该去极化的电压时,由BG1、BG2、BG3组成复合管的充电电流旁流电路[3]就开通,铅蓄电池开始去极化,当铅蓄电池端电压降到应停止去极化电压时,复合管关断,铅蓄电池又恢复充电。参照图2,充足电控制电路(7A)[4],是由CMOS倒相器构成的电压电平甄别器,充电过程中,复合管的每次开通时间就是铅蓄电池从应该去极化电压降到应停止去极化的时间每一次去极化时间,表征了充足电程度,使复合管开通的电压通过一级积分后作为充足电控制电路的输入,当充足电控制电路测得每一次去极化时间已表征铅蓄电池基本充足电时,便自动保持复合管常通,使铅蓄电池元触点地退出充电回路,并点亮指示灯。参照图2,铅蓄电池(8A)的去极化放电脉冲电流是通过电容器(9A)、复合管构成回路[5]。过电压检测(4)是一只并接在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过电压继电器JI[6],当整流电路输出过电压时JI动作,并切断总保护元件(1),起到安全作用。总保护元件(1)采用交流接触器[7],也可手动控制。以上虽然已说明并描述了此项专利技术的若干具体问题,但必须知道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如同熟悉电子技术的人们所知的那样可有许多更改例子,但这些例子和更改都被包括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概括的专利技术原理范围内。〔1〕过电压检测电路(4)也可检测那整流电路(3)的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本例是检测整流电路(3)的输出电压。〔2〕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通常是一种具有电压电平甄别功能的电子组件,本例选用一种由CMOS倒相器构成的电压电平甄别器。〔3〕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通常是采用具有可开通、关断电流的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本例选用三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4〕充足电控制电路(7A)通常是一种具有检测阶跃电压持续的时间功能的电子组件,本例采用了输入带积分电路的CMOS倒相器。〔5〕去极化放电脉冲电流也可通过电容器、电阻的并联和充电电流旁流电路构成回路。〔6〕过电压检测电路(4),通常是由电压电平甄别电路或过电压继电器组成。〔7〕总保护(1)通常为具有开通、电流功能的半导体或接触器,本例采用交流接触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容抗电路(2)、整流电路(3)、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去极化电路(9)、充足电控制电路(7)、总保护元件(1)和过电压检测电路(4)组成的铅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a、降压用的容抗电路(2)串 联在整流电路(3)的输入端;b、每一只被充电的铅蓄电池,如(8A)是串接一只二极管(10A)后,再与对应的充电电流旁流(5A)电路并联;c、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是检测对应铅蓄电池的端电压来判别充电程度的;d、铅蓄电池的去极 化电流回路是与二极管(10A)并联的电子元件(9A)和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构成;e、充足电控制电路(7A),是检测铅蓄电池每一次去极化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别是否充足电的;f、总保护元件(1)串接在容抗电路(2)之前;g、过电压 检测电路(4),可以检测整流电路(3)的交流输入电压或直流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容抗电路(2)、整流电路(3)、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去极化电路(9)、充足电控制电路(7)、总保护元件(1)和过电压检测电路(4)组成的铅蓄电池自动高效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a、降压用的容抗电路(2)串联在整流电路(3)的输入端;b、每一只被充电的铅蓄电池,如(8A)是串接一只二极管(10A)后,再与对应的充电电流旁流(5A)电路并联;c、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是检测对应铅蓄电池的端电压来判别充电程度的;d、铅蓄电池的去极化电流回路是与二极管(10A)并联的电子元件(9A)和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构成;e、充足电控制电路(7A),是检测铅蓄电池每一次去极化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别是否充足电的;f、总保护元件(1)串接在容抗电路(2)之前;g、过电压检测电路(4),可以检测整流电路(3)的交流输入电压或直流输出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容抗电路(2)是由电容器并联组成,电容量值可调节,以适合不同规格铅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值不同的需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整流电路(3)是桥式整流电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被充电的铅蓄电池可以多只串联后接入整流电路(3)的输出端充电。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多只被充电的铅蓄电池中,对应每一只铅蓄电池,如(8A),有一组包括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去极化电路(9A)、充足电控制电路在(7A)内的输助电路。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是采用具有可开通、关断电流的特性的半导体元件,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充电程度检测电路(6A)检测铅蓄电池端电压达到应该去极化的电压时开通充电电流旁流电路(5A),检测铅蓄电池端电压随去极化而下跌到应该停止去极化时关断充电电流旁流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