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71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将雨水排放至末端构建的地下蓄水体中,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端分别可控地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城市地貌高差将雨水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削峰调控雨水,可避免内涝的情况;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还通过设置透水材料对地下蓄水体中的雨水进行过滤,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可应用于地源换热系统,由此改善城市面源污染,改善江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实现江河沿岸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的目的。节能环保的目的。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保护、环保节能
,涉及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涉及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面源污染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面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面源污染包括城市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0003]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具有突发性、高流量和重污染等特点。特别是在降雨量比较大的长江、珠江等流域,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例如,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其沿岸孕育了包括宜宾、重庆、宜昌、岳阳、武汉、苏州、南京、上海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如何减小沿江城市对水体的面源污染,特别是重庆这种重工业城市对水体的面源污染,一直是长江水体生态保护的一个重点。
[0004]目前,针对城市雨水排放,江河河谷地貌一般通过构建在冲沟地段的廊道汇集后直接排至河流、污染严重。另外考虑到经济性,冲沟有一定的设计范围,如果遇到极端的暴雨天气,会出现内涝现象,严重威胁、破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0005]因此,如何调控雨水排放、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河流沿岸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将雨水排放至末端构建的地下蓄水体中,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端分别可控地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城市地貌高差将雨水排至地下蓄水体中,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通过设置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削峰,可避免内涝的情况,调控雨水;而且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地表水和地下蓄水体的水体情况和/或水
位情况,选择开通地下水通道或地表水通道。
[0010]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在沿江沟谷地段构建有地下蓄水体,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口分别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地下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地表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运行,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调控雨水;而且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闭,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操作方便、简单。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地下蓄水体中的浊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包括设置于地表水的水位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物联网接收传感器的信息并依此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控制器还与大数据平台远程连接,控制器将检测到的地下蓄水体中水量、浊度、以及地表水的水位信息传输给大数据平台,实现水体信息的集中汇总显示控制。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位选择性的打开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由此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可控调节,更自动化,智能化;而且控制器还与大数据平台远程连接,还可实现水体信息的集中汇总显示控制。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降雨时段,当地表水的水位高于最高阈值时,判断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位是否高于阈值,如果高于阈值,则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如果不高于阈值,则关闭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直至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位达到于阈值时关闭第二控制阀;判断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是否高于阈值,如果高于阈值,则持续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若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不高于阈值,则开启第一控制阀使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排入地下,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排放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使地表水流入地下蓄水体;如此循环直至地表水的水位低于阈值时停止;非降雨时段,当地表水的水位低于最低阈值时,判断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是否高于阈值,如果高于阈值,则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若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不高于阈值,则开启第二控制阀使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流入地表水水体。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旱涝调节,保障用水。
[0016]具体地,在降雨时段,地表水和地下蓄水体的水位均高于阈值时,地表水通道和地下水通道均关闭;当地表水高于最高阈值,而地下蓄水体的水位不高于阈值时,打开地表水通道将地表水引入地下蓄水体中,降低地表水的水位,避免内涝。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高于阈值时,由于水质较差,关闭地表水通道和地下水通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不对外排放;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不高于阈值时(水质较好),打开地下水通道将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排放至地下土体,成为地下水;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排放后,关闭地下水通道开启地表水通道,使地表水流入地下蓄水体,避免内涝。
[0017]在非降雨时段,当地表水的水位低于最低阈值、且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高于阈值时,由于水质较差,关闭地表水通道和地下水通道,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不对外排放;当地表水的水位低于最低阈值、且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不高于阈值时,打开地表水通道使地
下蓄水体中的水流入地表水水体,避免干旱,保障用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地下蓄水体以及地源换热系统的室内终端,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息,依据冬夏季节调温需求以及目标温度,控制地源热泵主机系统运行。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地下蓄水体埋设于地下,其中存储的水通过热交换获得浅层地热能,再与地源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能,节约能源。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地表水通道中的水利用水利高差直接排放至地表水水体,所述地表水水体靠泵加压后排放至地下蓄水体中;或者所述地表水通道中的水靠泵加压后排放至地表水水体,所述地表水水体利用水利高差直接排放至地下蓄水体中。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地下蓄水体和地表水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构建有至少一个末端地下蓄水体,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所述地下蓄水体中,所述地下蓄水体的出水端分别可控地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表水和地下蓄水体的水体情况和/或水位情况,选择开通地下水通道或地表水通道。3.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构建有至少一个地下蓄水体,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所述地下蓄水体中,所述地下蓄水体的出水口分别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所述地下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所述地表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运行,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地下蓄水体中的浊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包括设置于地表水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物联网接收传感器的信息并依此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所述控制器还与大数据平台远程连接,所述控制器将检测到的地下蓄水体中水量、浊度、以及地表水的水位信息传输给大数据平台,实现水体信息的集中汇总显示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降雨时段,当地表水的水位高于最高阈值时,判断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位是否高于阈值,如果高于阈值,则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如果不高于阈值,则关闭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直至地下蓄水体中的水位达到于阈值时关闭第二控制阀;判断地下蓄水体中的水浊度是否高于阈值,如果高于阈值,则持续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民何平陈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泓源渗滤取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