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56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地下水井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且连通,连接通道包括连接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的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连接且相通的至少一条分通道,每条分通道远离主通道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地下水井;第一地下水井为集水井或取水井,第二地下水井和第三地下水井为取水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主通道中,间段增加一条或多条分通道,作为地下水井的连接结构,分通道端头布设取水井,可在施工中主通道和分通道同步进行,且施工与分通道连接的取水井时,不影响后段主通道的施工进度,能有效节约施工时间。能有效节约施工时间。能有效节约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取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在河床中渗滤取水方式,是在基岩层或取水层通过打隧道的方式修建连接通道,由连接通道连接多个地下水井,地下水井包括集水井或者具有取水孔群的取水井。砂卵石层中的渗滤水经由取水井渗取后由连接通道输送,再由集水井汇聚后输出。
[0003]地下水井间一般采用直线连接通道,一条连接通道能连接两头地下水井(取水井与取水井、或者取水井与集水井),只能采用单向施工工艺,且需在单个取水井完成后才能进行后段连接通道的施工,施工时间受制约较大,效率低下。
[0004]另外,地下水井和连接通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井间的连接通道断面狭窄,仅能铺设单条施工轨道用于矿车的运输,矿车在施工运输过程中,由于无法错车,仅能采用一台矿车进行渣土清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地下水井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且连通,连接通道包括连接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的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连接且相通的至少一条分通道,每条分通道远离主通道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地下水井;第一地下水井为集水井或取水井,第二地下水井和第三地下水井为取水井。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主通道中,间段增加一条或多条分通道,作为地下水井的连接结构,分通道端头布设取水井,可在施工中主通道和分通道同步进行,且施工与分通道连接的取水井时,不影响后段主通道的施工进度,能有效节约施工时间。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通道中构建有供矿车运行的主轨道,主轨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分通道中构建有供矿车运行的与主轨道连接的分轨道,分轨道远离主轨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地下水井。
[0009]上述技术方案,在分通道中设置分轨道,在连接通道和地下水井施工过程中,可采用不少于分通道数量的矿车进行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通道的边侧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硐室,硐室与主通道相通,硐室中构建有与主轨道连接的错车轨道。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地下水井/第二地下水井与其相邻的分通道的距离较远时、或者相邻两分通道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在主通道上间隔的设置一个及以上错车轨道,可有效提高连接通道及地下水井的施工效率。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错车轨道为弧形轨道,错车轨道的两端均与主轨道相连。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错车轨道的两端均与主轨道相连,相比错车轨道的一端与主轨道相连,本方案更便于矿车在主轨道和错车轨道之间切换。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主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分通道;和/或在主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硐室。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
[0016]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硐室为弧形硐室。施工更为方便。
[0017]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取水井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取水孔。
[0018]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取水井侧壁的取水孔处均设有取水阀。
[0019]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硐室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通的取水孔。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新增的硐室侧壁布设取水孔,在取水工程中布设同样数量取水孔的条件下,可以减少取水井的取水孔数量,可有效降低取水井的取水孔群孔干扰;而且硐室的取水孔位于取水井间的主通道,能有效增加取水影响面积,增大单孔出水量和总取水量,从而更优化取水设计。
[0021]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硐室侧壁的取水孔处均设有取水阀。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地下水井11、第二地下水井12、第三地下水井13、硐室14、主通道21、分通道22、主轨道31、分轨道32、错车轨道33、取水孔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在本技术中,地下水井为取水井或集水井。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地下水井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且连通,连接通道包括连接第一地下水井11和第二地下水井12的主通道21、以及与主通道21连接且相通的至少一条分通道22,每条分通道22远离主通道21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地下水井13。实际中可在主通道2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分通道22,图1中所示为设置两条分通道22,两条分通道22分别位于主通道21的两侧。
[0030]其中,第一地下水井11为集水井或取水井,第二地下水井12和第三地下水井13为取水井。取水井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取水孔4,取水井侧壁的取水孔4处均设有取水阀(图中未示出),取水井和集水井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不详述。
[0031]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在连接第一地下水井11与第二地下水井12之间的主通道21中,间段增加一条或多条分通道22,作为地下水井的连接结构;主通道21和分通道22采用分岔道进行施工;分通道22端头布设取水井,不影响主通道21的施工进度。
[003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主通道21中构建有供矿车运行的主轨道31,主轨道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地下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井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包括连接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的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连接且相通的至少一条分通道,每条所述分通道远离主通道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地下水井;所述第一地下水井为集水井或取水井,所述第二地下水井和第三地下水井为取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中构建有供矿车运行的主轨道,所述主轨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所述分通道中构建有供矿车运行的与所述主轨道连接的分轨道,所述分轨道远离主轨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地下水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的边侧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硐室,所述硐室与主通道相通,所述硐室中构建有与所述主轨道连接的错车轨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井连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均吕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泓源渗滤取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