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间隙泄漏量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69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间隙泄漏量的密封装置,它设有转动部件、引流部件等部件,其中各部件通过相互间的间隙配合形成第一间隙2a、第二间隙2b、第三间隙2c、第四间隙2d、第五间隙2e、第六间隙2f;这些间隙相互连通,形成间隙通道,气体在间隙通道多次转向,引流部件通过设置格栅将第一间隙通道内高压气体加速后对第三间隙内低压气体进行扰动,消耗气流能量,平行于轴向的刷束层穿过间隙通道阻断气流,阻碍气体泄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在有限安装空间内对泄漏气流具有多次转向、突缩突扩、气流掺混、刷束层消耗,四重阻碍作用,同时有效减轻了转子径向跳动造成的加剧刷束层磨损及迟滞性的问题,提高了刷束的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了刷束的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了刷束的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间隙泄漏量的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及其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中,动静件间存在着气体的泄漏,这股泄漏会引起能源浪费,降低发动机效率,甚至造成叶片振动变形,直接影响发动机整体的性能与使用寿命。蓖齿密封,刷式密封,指尖密封是目前已有的主要密封类型,蓖齿密封是非接触式密封,刷式密封与指尖密封为柔性接触密封,它们都通过增大流阻来减小流体泄漏。篦齿密封技术由于其固定的配合间隙使得泄漏较大,无法满足一些条件下的密封要求,传统的刷式密封与指尖密封由于是柔性接触密封,为了避免转子径向离心跳动带来的影响,大多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高温高压差高转速的工作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磨损,而转子的径向跳动会进一步加剧磨损最终造成密封与转子接触表面产生间隙、极大程度上降低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3]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其增压比与燃气温度将不断提高,密封技术将成为制约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从发动机的油耗率、推重比、工作可靠性、持久性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考虑,先进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动部件(1)、引流部件(2)、前挡板(3)、垫片(4)、固定板(5)、后挡板(6)、铆钉(7)、套筒式刷式密封(8),其中转动部件(1)由键联接技术安装在转子上,引流部件(2)由螺栓(23)紧密安装在转动部件(1)上,套筒式刷式密封(8)由外挡板(81)、刷束层(82)、内挡板(83)组成;固定板(5)通过铆钉(7)固定在机架上;转动部件(1)及引流部件(2)与前挡板(3)间隙配合形成第一间隙(2a);前挡板(3)与固定板(5)间安装有垫片(4),前挡板(3)与固定板(5)形成第二间隙(2b);转动部件(1)及引流部件(2)与外挡板(81)间隙配合,转动部件(1)及引流部件(2)与齿尖(8a)形成第三间隙(2c);转动部件(1)外凸面与刷束层(82)间隙配合,形成第四间隙(2d);转动部件(1)与内挡板(83)间隙配合形成第五间隙(2e);内挡板(83)及后挡板(6)与转子间隙配合,形成第六间隙(2f);气流泄漏需依次流经第一间隙(2a)、第二间隙(2b)、第三间隙(2c)、第四间隙(2d)、第五间隙(2e)、第六间隙(2f);转套桶式刷式密封(8)为层层相套的结构,内挡板(83)安装在后挡板(6)的侧面上且靠近后挡板(6)的内环面上,刷束层(82)布置在内挡板(83)外层,外挡板(81)布置在刷束层(82)外层,刷束层(82)平行于转轴;引流部件(2)设有格栅(21),形成引流通道(24),使第一间隙(2a)进口处的高压气体与第三间隙(2c)出口处低压气体发生掺混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间隙泄漏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部件(2)上设有与转子表面成30
°
角的锥面(22);所述的引流部件(2)的格栅(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雪超胡娅萍李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