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运输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45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运输箱,包括车辆本体、车厢和供冷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周转箱底部的滑槽与一号导向件配合,进而将周转箱推到车厢的内部,并使周转箱位于对称的两个缓冲组件之间,所有的周转箱都装车完成后关上车门并打开供冷部件,进而使车厢内的温度符合产品运输的要求,进而对产品进行运输;周转箱前后晃动时将碰撞能量传递给两个缓冲组件上,进而阻碍周转箱的晃动,同时对周转箱的晃动能量进行吸收,进而减小周转箱晃动的幅度,进而减小产品的震动幅度,进而减小产品与周转箱内壁之间的碰撞,同时减小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进而降低产品损坏的几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运输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运输
,具体的说是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运输箱。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产品(蔬菜、水果、奶制品、疫苗等)在运输的过程中的质量,常常使用冷链车对产品进行运输,并使用冷藏库或者保鲜库对产品进行储存,冷链车要有良好的保温(保持低温)、密封、方便装卸等特点。
[0003]现有的冷链车基本上是将打包好的产品直接堆积在车厢内,冷链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或者加减速使会使车厢产生震动,从而将震动传递给产品,进而增加产品与车厢内壁之间的碰撞,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进而增加产品损坏的几率,进而降低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运输箱。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现有的冷链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或者加减速使会使车厢产生震动,增加产品与车厢内壁之间的碰撞,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进而增加产品损坏的几率,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车,包括车辆本体、车厢和供冷部件;所述车辆本体上设置所述车厢;所述车厢与所述车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车厢的底面上对称设有一号导向件;所述一号导向件沿所述车辆本体的前进方向设置;所述一号导向件的下端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车厢的底面上设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对称设置;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车厢的底面连接;所述车厢内设置所述供冷部件;所述供冷部件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供冷部件用于向所述车厢内部输送冷气。
[0006]工作时,将装有产品(蔬菜、水果、奶制品、疫苗等)的周转箱装到车厢的车门内,使周转箱底部的滑槽与一号导向件配合,随后向内推动周转箱,进而将周转箱推到车厢的内部,并使周转箱位于对称的两个缓冲组件之间(一个缓冲部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组件),重复以上工作,直到所有的周转箱都装车完成,随后关上车门并打开供冷部件,进而降低车厢内的温度,进而使车厢内的温度符合产品运输的要求,进而对产品进行运输;现有的冷链车基本上是将装有产品的周转箱直接堆积在车厢内,冷链车经过颠簸的路面或者加减速时会使车厢产生震动,从而将震动传递给周转箱,进而增加周转箱与车厢内壁之间产生碰撞的几率,以及周转箱与周转箱之间产生碰撞的几率,进而增加产品与周转箱之间产生碰撞的几率,同时增加产品与产品之间产生碰撞的几率,进而增加产品损坏的几率,进而降低产品的质量,而本运输车的车厢内设有缓冲组件,当运输车行走在颠簸的路面或者加减速时,周转箱前后晃动,进而将碰撞能量传递给周转箱前后的两个缓冲组件上,进而缓冲组件阻碍周转箱的晃动,同时缓冲组件对周转箱的晃动能量进行吸收,进而减小周转箱晃动
的幅度,进而防止周转箱与车厢内壁之间产生碰撞,同时防止周转箱与周转箱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减小产品的震动幅度,进而减小产品与周转箱内壁之间的碰撞,同时减小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进而降低产品损坏的几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铰接座、缓冲板、铰接轴和扭簧;同一个所述缓冲部件的两个所述铰接座对称设置;所述铰接座与所述车厢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铰接轴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座连接;所述铰接座上设有限位平面;所述缓冲板上设有平面结构。
[0008]向车厢内部推动周转箱时,周转箱的侧壁首先抵触在靠外的缓冲板(一组缓冲部件中靠近车门的缓冲板)的侧面上,进而带动该缓冲板向下转动,进而使该缓冲板逐渐转动到周转箱的底面下方,进而方便向车厢内部推动周转箱,当周转箱靠近靠内的缓冲板时(一组缓冲部件中远离车门的缓冲板),工作人员使该缓冲板向下转动,进而使该缓冲板转动到周转箱的底面以下,进而方便向前推动周转箱,将周转箱推动到合适的位置后,继续向前推动周转箱,使周转箱底面与靠外的缓冲板分离,进而在扭簧作用下使缓冲板向上转动,随后向外推动周转箱,进而使靠外的缓冲板抵触在周转箱的侧壁上,同时使靠内的缓冲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转动,进而使缓冲板恢复平衡位置,随后停止推动周转箱,进而两侧缓冲板均抵触在周转箱的两侧,进而完成一个周转箱的装车,随后重复以上操作,进而完成全部周转箱的装车,进而对产品进行输送;当运输车行走在颠簸的路面或者加减速时,周转箱前后晃动,进而将碰撞能量传递给周转箱前后的两个缓冲板件上,进而周转箱带动缓冲板转动,进而使扭簧产生变形,进而对晃动能量进行吸收,进而减小周转箱的晃动能量,进而减小周转箱晃动的幅度,进而防止周转箱与车厢内壁之间产生碰撞,同时防止周转箱与周转箱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减小产品的震动幅度,进而减小产品与周转箱内壁之间的碰撞,同时减小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进而降低产品损坏的几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0009]优选的,所述供冷部件包括控制器和供冷组件;所述供冷组件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冷组件与所述缓冲部件一一对应;所述供冷组件包括密封件、制冷机、拉绳、卷轮、一号带轮、二号带轮和一号电机;所述车厢内设置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柔性保温材料重复弯折制成的;所述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内设置所述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上方设置所述卷轮;所述卷轮对称设置;所述卷轮与所述车厢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车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卷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所述一号带轮;所述一号带轮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卷轮一侧设置所述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所述二号带轮;所述二号带轮与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与两个所述一号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拉绳;所述拉绳设置在所述一号导向件的两侧;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密封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上端绕卷在所述卷轮上;所述车厢上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用过电信号连通;所述密封件的另外两侧对称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设置在所述密封件的下开口处。
[0010]在全部周转箱装车完成后,通过控制器使一号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二号带轮转动,
进而带动两个一号带轮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转动轴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卷轮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对卷轮上的拉绳进行放松,进而使密封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伸长,进而使密封件的下端抵触在车厢的底面上(密封件两侧的避让槽对一号导向件进行避让),随后通过控制器输入制冷温度,进而使制冷机工作,进而降低密封件内部的温度,进而使周转箱周围的环境温度与产品的储存温度相符合,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密封件对周转箱进行单独密封供冷,进而根据产品的储存条件设置适合产品的温度,进而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调整相应的制冷温度,进而为不同的产品提供相应的环境温度,进而提高运输车的适用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1)、车厢(2)和供冷部件(3);所述车辆本体(1)上设置所述车厢(2);所述车厢(2)与所述车辆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车厢(2)的底面上对称设有一号导向件(4);所述一号导向件(4)沿所述车辆本体(1)的前进方向设置;所述一号导向件(4)的下端与所述车厢(2)固定连接;所述车厢(2)的底面上设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个缓冲组件(51);所述缓冲组件(51)对称设置;所述缓冲组件(51)与所述车厢(2)的底面连接;所述车厢(2)内设置所述供冷部件(3);所述供冷部件(3)与所述车厢(2)连接;所述供冷部件(3)用于向所述车厢(2)内部输送冷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1)包括铰接座(511)、缓冲板(512)、铰接轴(513)和扭簧(514);同一个所述缓冲部件的两个所述铰接座(511)对称设置;所述铰接座(511)与所述车厢(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511)上设有缓冲板(512);所述缓冲板(512)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511)通过所述铰接轴(513)铰接;所述铰接轴(513)与所述铰接座(511)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轴(513)与所述缓冲板(512)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513)上套设所述扭簧(514);所述扭簧(514)的一端与所述铰接轴(513)连接;所述扭簧(514)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座(511)连接;所述铰接座(511)上设有限位平面(5111);所述缓冲板(512)上设有平面结构(5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部件(3)包括控制器和供冷组件(31);所述供冷组件(31)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冷组件(31)与所述缓冲部件一一对应;所述供冷组件(31)包括密封件(311)、制冷机、拉绳(312)、卷轮(313)、一号带轮(314)、二号带轮(315)和一号电机(316);所述车厢(2)内设置所述密封件(311);所述密封件(311)为柔性保温材料重复弯折制成的;所述密封件(311)的上端与所述车厢(2)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311)内设置所述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与所述车厢(2)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311)上方设置所述卷轮(313);所述卷轮(313)对称设置;所述卷轮(313)与所述车厢(2)通过转动轴(317)连接;所述转动轴(317)与所述车厢(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17)与所述卷轮(3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17)上设置所述一号带轮(314);所述一号带轮(314)与所述转动轴(317)固定连接;所述卷轮(313)一侧设置所述一号电机(316);所述一号电机(316)与所述车厢(2)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316)的转轴上设置所述二号带轮(315);所述二号带轮(315)与所述一号电机(316)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古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