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44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膜池、芬顿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实验大楼综合废水调节池用来调节实验废水的水质水量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再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将其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然后经过MBR膜池过滤后,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处理,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分解,并去除废水中的病原体,之后在pH调节池中进行pH值调整后,先后进入絮凝池和沉淀池进行絮凝和沉淀,达标的上清液从沉淀池上部的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去除实验大楼综合废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使排水达到排放标准。使排水达到排放标准。使排水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大楼综合废水主要来源于实验室科研实验和生产清洗,由于实验大楼实验繁多,药剂成分复杂多变,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并往往含有国家严格控制的污染物,如含有酸、碱及汞、镉、铬等重金属离子,也含有多环芳烃、卤代烃、甲苯,苯等有机物及病原体,如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往,大部分实验室废水都会进行分类,或自行处理,或送到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处理,但不管怎么处理,都需要达标排放。而实验室废水一般分为酸碱废水、无机废水、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等,如果自行用化学手段处理,不仅处理过程复杂难定,而且有极大可能处理不彻底;如果自设生化系统处理,因为各实验室水质水量变化大,间断性强等问题,生化系统处理效果可能不甚理想,甚至可能会全线崩溃。另外,真正实现将各类废水完全区分开来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有效地去除实验大楼综合废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使排水达到排放标准。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目的: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膜池、芬顿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实验大楼综合废水调节池用来调节实验废水的水质水量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再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将其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然后经过MBR膜池过滤后,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处理,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分解,并去除废水中的病原体,之后在pH调节池中进行pH值调整后,先后进入絮凝池和沉淀池进行絮凝和沉淀,达标的上清液从沉淀池上部的出水口排出。
[0005]本技术中,所述好氧池设有用于投加金属离子捕捉剂的第一加药装置。
[0006]本技术中,所述好氧池内设曝气装置。
[0007]本技术中,所述MBR膜池安装有曝气装置。
[0008]本技术中,还包括曝气风机,所述好氧池和所述MBR膜池中的曝气装置分别与其连接。
[0009]本技术中,还设有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池和叠螺机,所述MBR膜池和沉淀池分别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与叠螺机连接,所述叠螺机与调节池连接,将污泥中脱除的水回送至调节池。
[001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着眼于整个实验大楼的各类废水综合起来一起处理,包括实验室和各人员活动产生的废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质水量的变化,不至于让处理系统崩溃,同时选择的工艺也能将综合废水处理的更彻底,
成本也更低。
[0012](2)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膜池、芬顿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构成。实验大楼综合废水成分复杂多变,含有酸、碱及汞、镉、铬等重金属离子,也含有多环芳烃、卤代烃、甲苯,苯等有机物及病原体,废水在调节池中进行预处理,实现对水质水量的调节;采用水解酸化池初步处理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使废水的溶解氧≤0.2mg/L;采用好氧池进一步处理有机污染物并同时捕捉重金属离子;采用MBR膜池实现高效分离作用,将含有捕捉下来的重金属的活性污泥高效截留下来,以待后续处理;采用芬顿反应池进一步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和消除病原体;采用pH调节池将上一个反应池的酸性水质回调至中性;采用絮凝池及沉淀池将悬浮物絮凝沉淀下来,上清液则达标排放。
[0013](3)本技术的好氧池中设置用于投加金属离子捕捉剂的加药装置,在好氧处理的同时加入金属离子捕捉剂,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充分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絮状沉淀,从而在后续的MBR膜池中随着污泥被超滤膜截留下来,处理效果比单独再采用沉淀+砂滤工艺好,又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3.好氧池,4.MBR膜池,5.芬顿反应池,6.pH调节池,7.絮凝池,8.沉淀池,9.污泥池,10.叠螺机,31.第一加药装置,15.第二加药装置,34.曝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说明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而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任何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图1所示的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水解酸化池2、好氧池3、MBR膜池4、芬顿反应池5、pH调节池6、絮凝池7和沉淀池8连接构成。好氧池3设有用于投加金属离子捕捉剂的第一加药装置31,且池内设曝气装置。MBR膜池4安装有曝气装置。好氧池3和MBR膜池4中的曝气装置分别与曝气风机34连接。芬顿反应池5设有第二加药装置15,用于投加酸、FeSO4和H2O2等试剂。
[0018]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池9和叠螺机10。MBR膜池4和沉淀池8分别与污泥池9连接,污泥池9与叠螺机10连接,而叠螺机10与调节池1连接,叠螺机10挤压污泥脱水,其中水回送至调节池1继续进行处理,而脱水污泥则排出。
[0019]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在调节池1用来调节实验废水的水质水量后,进入水解酸化池2进行生化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池内的溶解氧≤0.2mg/L,再进入好氧池3进行好氧处理,将其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并且同时投加金属离子捕捉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絮状沉淀,然后经过MBR膜池4过滤后,进入芬顿反应池5进行处理,添加一
定比例的酸、FeSO4和H2O2,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分解,并去除废水中的病原体,之后在pH调节池6中投加碱来调节废水的pH=8,而后进入絮凝池7加絮凝剂絮凝,最后进入沉淀池8进行泥水分离。MBR膜池4和沉淀池8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池9,经叠螺机10挤压水,水回送至调节池1中进行处理,而脱水污泥则送至资质单位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水解酸化池(2)、好氧池(3)、MBR膜池(4)、芬顿反应池(5)、pH调节池(6)、絮凝池(7)和沉淀池(8);所述好氧池(3)设有用于投加金属离子捕捉剂的第一加药装置(31);所述好氧池(3)内设曝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大楼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MBR膜池(4)安装有曝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雅雯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