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28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尾水絮凝沉淀池、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和生物指标测定池,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与高位池相连接的pcv进水管,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絮凝物收集水沟,絮凝物收集水沟与排污装置连接,排污装置通过排污管与尾水絮凝沉淀池的外部的沼气池连接,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与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及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与生物指标测定池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级出水口和第二级出水口,所述第一级出水口设有30目滤网装置,第二级出水口设有活性炭填料,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中养殖有篮子鱼和鲻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净化养殖尾水、提高尾水的回收和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减轻环境污染。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0001]本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以来,水产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2020年的全国渔业统计年鉴得到2019年全国养殖产量为5079.07万吨,其中虾类已超460万吨,在对虾养殖的高位池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土池养殖模式的三种养殖模式中,研究表明高位池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益。自从高位池建立二十多年以来,取得了大成就,为养殖户带来高创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随着对虾养殖技术的提高,高位池养殖密度逐渐增加,在带来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破坏了生态效益,造成养殖水质污染和病害暴发的严重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养殖尾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向河里或海里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等环境污染,只有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我国的养殖业才就会发展得更好。
[0003]养虾先养水,有收无收在于水,可见养殖水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成功与否,在养殖水体中存在残饵对虾排泄物、动植物尸体、池底沉积有机物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尾水中氮、磷的含量较高,为了促进对虾的生长,会定期排放尾水。目前,尾水排放的处理系统主要是静态沉淀池,再经过陶粒、火山石或鹅卵石等物理过滤,这样的净化效果只能滤去排泄物等大型固形物,对于氮、磷等有机物难以清除,尾水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能够充分净化养殖尾水、提高尾水的回收和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尾水絮凝沉淀池、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和生物指标测定池,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与高位池相连接的pcv进水管,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絮凝物收集水沟,絮凝物收集水沟与排污装置连接,排污装置通过排污管与尾水絮凝沉淀池的外部的沼气池连接,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与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及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与生物指标测定池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级出水口和第二级出水口,所述第一级出水口设有30目滤网装置,第二级出水口设有活性炭填料,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中养殖有篮子鱼和鲻鱼,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中设有30目的滤网,所述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内通过放置架设有生物毛刷。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出水口与第二级出水口内均安插有挡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毛刷从池面横向垂直插入到池底。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上分别安装有平衡阀和开关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尾水絮凝沉淀池、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和生物指标测定池
之间的面积比例分别为4:3:3,池底深均为1.2~1.5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级出水口的宽均为30cm、高为1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架通过横向间隔相同距离设有多行的卡槽,卡槽中相互平行设有横杆,横杆的下方通过垂杆连接的挂杆均匀悬挂有生物毛刷。
[0013]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对虾高位池的养殖尾水排放端依次设置尾水絮凝沉淀池、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和生物指标测定池,尾水首先流经尾水絮凝沉淀池,在尾水絮凝沉淀池内对大型固体排泄物进行絮凝沉淀后排入沼气池,再经过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将尾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去除,生物毛刷可以取放清洗,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最后再对生物指标测定池的尾水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处理,使尾水净化更彻底,提高尾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尾水絮凝沉淀池、2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3生物指标测定池、4pcv进水管、5絮凝物收集水沟、6排污装置、7沼气池、8排污管、9平衡阀、10开关阀、11挡板、12滤网装置、13放置架、14生物毛刷、15活性炭填料、16篮子鱼和鲻鱼、17滤网、1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以下实施例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照本技术的技术思想所做的修改或变型而得到的其他实施例,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尾水絮凝沉淀池1、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和生物指标测定池3,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上方设置有与高位池相连接的pcv进水管4,pcv进水管4用于将高位池中的养殖尾水排入尾水絮凝沉淀池1内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絮凝物收集水沟5,絮凝物收集水沟5与排污装置6连接,排污装置6通过排污管8与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外部的沼气池7连接,所述排污管8上分别安装有平衡阀9和开关阀10,所述平衡阀9、开关阀10的设置,便于对凝絮沉淀物的收集,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与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及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与生物指标测定池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级出水口和第二级出水口,所述第一级出水口设有30目滤网装置12,第二级出水口设有活性炭填料15,方便于对尾水进行逐级净化处理,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3中养殖有篮子鱼和鲻鱼16,篮子鱼和鲻鱼16用来作为判断污水净化效果的生物指标,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3设有出水口18,出水口18中设有30目的滤网17,滤网17用于防止篮子鱼和鲻鱼16外逃,养殖尾水只有经尾水絮凝沉淀池1、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和生物指标测定池3依次逐级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通过出水口18排出进行后期生态循环利用,所述第一级出水口与第二级出水口内均安插有挡板11,需要排水时可抽出挡板11将上述的第一、第二级出水口分别打开,所述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内通过放置架13设有生物毛刷14,所述生物毛刷14从池面横向垂直插入到池底,可以对第一级出水口进入的尾水进行充分的清污过滤作用。
[0018]所述的尾水絮凝沉淀池1、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和生物指标测定池3之间的
面积比例分别为4:3:3,池底深均为1.2~1.5m,整个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占养殖总面积的6%。
[0019]所述pcv进水管4的内直径为20cm。
[0020]所述絮凝物收集水沟5的长度与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池内部宽度相当,其宽度为30cm,深度为30cm。
[0021]所述第一、第二级出水口的宽均为30cm、高为1m,第一级出水口设有30目滤网,主要防止虾粪等絮凝物流入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便于凝聚物从尾水絮凝沉淀池1内流进沼气池7,以便于更好地收集利用,第二级出水口设有活性炭,使尾水经此处理后变得更加彻底,第三级的出水口18中设有30目的滤网17,防止篮子鱼和鲻鱼与外逃。
[0022]所述安置架13上横向间隔相同距离设有多行的卡槽,卡槽中相互平行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下方通过相互连接的挂杆悬挂生物毛刷14,生物毛刷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尾水絮凝沉淀池(1)、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和生物指标测定池(3),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上方设置有与高位池相连接的pcv进水管(4),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絮凝物收集水沟(5),絮凝物收集水沟(5)与排污装置(6)连接,排污装置(6)通过排污管(8)与尾水絮凝沉淀池(1)的外部的沼气池(7)连接,所述尾水絮凝沉淀池(1)与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及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与生物指标测定池(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级出水口和第二级出水口,所述第一级出水口设有30目滤网装置(12),第二级出水口设有活性炭填料(15),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3)中养殖有篮子鱼和鲻鱼(16),所述生物指标测定池(3)设有出水口(18),出水口(18)中设有30目的滤网(17),所述养殖尾水生物毛刷净化池(2)内通过放置架(13)设有生物毛刷(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高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波薛媛何子豪周佳宁刘璐瑶钟韵琪侯丹清谢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