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酰胺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酰胺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用途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目前聚丙烯酰胺微球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途径得到,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分散聚合、种子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但是目前这些化学方法制备纳米级吸水微球具有粒径不均匀而且难以控制的缺点。如果想制备纳米级别的聚合物微球或粒子,往往需要很高的转速,不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以及需要精细的配比,具有一定的失败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SPG膜乳化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SPG膜乳化技术形成稳定的W/O乳液,再将乳液进行升温进一步聚合,再经过无水乙醇淋洗破乳,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聚丙烯酰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丙烯酰胺以及交联剂、引发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作为水相,油相为环己烷,油相中含乳化剂,将烘干的SPG膜放入油相中超声,安装到SPG膜乳化器中,在氮气压力下水相通过SPG膜进入油相中,得W/O乳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W/O乳液装入四口烧瓶,通氮气除氧,冷凝回流,安置温度计,调节转子转速,升温至反应温度,待反应结束后取出乳液,洗涤离心三次,烘箱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交联剂为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Span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丙烯酰胺用量为总体系的5
‑
10wt%,过硫酸铵用量为总体系的0.05
‑
0.1wt%,亚硫酸氢钠用量为总体系的0.02
‑
0.05wt%,去离子水用量为总体系的20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李家祯,潘利,卢倩,姚金水,李稳,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