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学品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来,各大主力油田都相继进入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陷入瓶颈,油藏的非均质化对水驱和化学驱驱替液波及系数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作为提高三次采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调剖堵水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并已经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用于调剖堵水工艺的堵水剂主要有聚合物冻胶、胶态分散凝胶、聚合物凝胶颗粒及聚合物微球等,其中聚合物微球在深度调剖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者认识到只有通过深部调剖才能更经济有效地调整及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注入液的体积波及系数,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深部调剖堵水理论主要是通过封堵材料随着驱替液进入地层的深部,封堵高渗水通道,造成液流改向达到扩大水驱波及体积的目的。聚合物微球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深部调剖堵水技术,其初始粒径小于地层孔喉直径,易于进入地层深部,能够很好的分散在注入水中,膨胀后在地层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由包括以下组分的聚合体系制得,以所述聚合体系的总质量为100%计,各组分用量如下:a)15~40%的油相;b)1~8%的复合乳化剂体系;c)20~80%的含有聚合单体I的水相I;以占水相I总的质量百分数计,聚合单体I在水相I中的含量为40~70%;所述水相I的用量优选20~65%;d)0~60%的含有聚合单体II的水相II;以占水相II总质量的百分数计,聚合单体II在水相II中的含量为40~70%;所述水相II用量优选10~58%;e)0~60%的含有聚合单体III的水相III,以占水相III总质量的百分数计,聚合单体III在水相III中的含量为40~70%;所述水相III用量优选0~53%;f)0.01~1.0%的交联剂;所述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包含的聚合物微球为均相结构或核壳结构;当仅含有水相I,不含有水相II及水相III时,所述聚合物微球为均相结构;当含有水相I、水相II和/或水相III时,所述聚合物微球为核壳结构;其中,水相I、水相II、水相III分多次加入,进行多步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的总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聚合物微球含量为40%以上;所述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1~1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4~8之间;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包含以下组分: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乳化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助乳化剂;其中,所述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乳化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助乳化剂的重量比例为:(0.3~5):(0.01~0.5):(0.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I、聚合单体II和聚合单体III,分别独立选自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疏水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步反应中,第一步反应为微球种子聚合反应,所用引发剂为引发剂I;第二、三步反应所用引发剂分别为引发剂II、引发剂III;所述引发剂I,以占所述聚合单体I的重量百分数计,包含以下组分:0.001~0.5%的氧化剂和0.001~1.0%的还原剂,以及0.005~1.0%的偶氮类引发剂;所述引发剂II及引发剂Ⅲ,分别以占所述聚合单体II及聚合单体Ⅲ的质量百分数计,分别独立包含以下组分:0.005~1.0%的偶氮类引发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温抗盐高固含量微米级聚合物微球调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硫代硫酸钠、氯化亚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燕敏,赵泽宗,高磊,孙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