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助剂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公认的深部调剖剂具有以下优点:微球能够满足封堵水流通道的孔喉处“进得去、堵得住”的要求,微球遇水可以膨胀,遇油不变化,是一种选择性堵剂;微球膨胀层经过长时间的注入水冲刷后不断稀释剥落,最后随着油水被油井采出,不会在地层造成污染,不伤害地层,后期不需要专门的处理液处理调剖的水井。但是,一般的微球体系因其采用反相微乳液或反相乳液聚合,生成的粒子尺寸较小而且一般为均相结构,对于高温高盐、中高渗油藏聚合物微球的适应性较差,不能起到有效的深度调剖、驱替作用。
[0003]核壳型聚合物微球与均相型微球相比,虽然制备工艺更复杂,但由于可以分别在聚合物的核与壳中引入不同的单体、形成不同的交联密度,还可通过分子设计在核壳之间形成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结构更加灵活可调,使得核壳型微球在耐温、抗盐、抗水解、稳定性等方面都远胜均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中核壳型聚合物微球的核或者壳其一含有疏水结构单元,所述疏水结构单元来源自两亲性疏水单体;所述两亲性疏水单体选自阴离子型疏水单体和/或阳离子型疏水单体;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疏水单体选自乙烯基碳链数为8~16长链烷基磺酸钠或对丙烯酰胺基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型疏水单体选自乙烯基碳链数为12~20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在复合引发剂的存在下,由包含以下组分反应制得;其中,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a)20~50%的油溶性溶剂;优选20~40%;b)1~10%复合乳化剂体系;优选1~5%;c)40~75%水相;优选55~75%;所述水相中含有非离子水溶性单体、两亲性疏水单体、离子单体在内;全部单体在水相中的重量含量为50~70%;d)0.02~2%的交联剂;优选0.02~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疏水单体的重量占所述非离子水溶性单体、两亲性疏水单体、离子单体总质量的0.1%~5%,优选0.2%~3%,更优选0.3%~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引发剂,以所述全部单体重量为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a)0.02~1.0%的氧化剂;(b)0.02~2.0%的还原剂;(c)0.03~2.0%的偶氮类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4~9之间;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选自非离子型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助乳化剂;所述助乳化剂选自醇类、盐类和/或小分子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乳化剂总用量为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总用量的10~90wt%,优选为10~60wt%。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互穿网络阴阳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啶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离子单体选自阴离子单体和/或阳离子单体;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和/或其水溶性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
酰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燕敏,陈宗林,李应成,苏智青,许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