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316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桥梁支座长期被水浸泡,加剧支座的腐蚀和破坏支座的滑动副,从而影响其服役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包括上板、防水罩、弹性位移装置以及下板,其中:上板预埋于梁体中,上板与防水罩上部密封连接,防水罩下部与弹性位移装置连接,弹性位移装置与下板连接,下板预埋于墩台侧面,弹性位移装置与防水罩、下板之间非密封连接,梁体、上板、防水罩、下板以及墩台之间共同形成半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内用于设置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防水装置内部的气压抵抗水位升高,使得防水装置内、外部形成水位差,水将无法侵蚀支座,实现对支座的保护,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防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支座作为桥梁体系的重要构件位于墩台和梁体之间,主要承担桥梁体系上部结构的荷载及适应其转动和位移的功能。随着桥梁建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现如今许多桥梁选址时由于周边环境、地势等方面的影响,桥梁墩台位置标高较低,导致支座在服役过程中会长期浸泡在水中,这会大大加剧支座的腐蚀和破坏支座的滑动副,从而影响其服役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以解决桥梁支座长期被水浸泡,加剧支座的腐蚀和破坏支座的滑动副,从而影响其服役寿命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包括上板、防水罩、弹性位移装置以及下板,其中:所述上板预埋于梁体中,所述上板与所述防水罩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防水罩下部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下板连接,所述下板预埋于墩台侧面,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之间非密封连接,所述梁体、所述上板、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以及所述墩台之间共同形成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内用于设置支座;
[0006]当水位高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利用所述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内部的气压抵抗水位升高,使得所述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内、外部形成水位差,从而水将无法侵蚀支座。
[0007]其中,所述弹性位移装置能够进行伸缩,适应上部梁体结构发生的位移。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其内部的半封闭空间设置支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板与所述防水罩为密封连接,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之间为非密封连接,当水位低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可以实现防浪溅功能;当水位高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与梁体、墩台之间形成有半密封空间,半密封空间内存在空气,水位上升将会压缩防水装置内部空气,而防水装置上部处于完全密封状态,因此,防水装置内部气压将会逐步增大,增大的气压将抵抗防水装置内部水位的升高,从而使得防水装置外部的水位持续增高,防水装置内、外部形成水位差,水将无法侵蚀支座,实现对支座的保护,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0]所述防水罩与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
[0011]利用密封圈将所述防水罩与所述上板之间完全密封,实现防水装置上部完全防水。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3]所述上板下表面和/或所述防水罩上表面设有凹形环槽,所述凹形环槽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5]所述防水罩上部折弯翻边,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防水罩压紧于所述上板下表面。
[0016]采用上述方式,密封防水效果更好。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8]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0]所述防水罩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或高分子材料。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2]所述防水罩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也可为硬聚氯乙烯、ABS等高分子材料,可抵抗水压而不发生变形。
[0023]采用上述材料,所述防水罩侧筒壁具备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能抵抗外侧水压,保证防水罩在服役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5]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为波纹板,所述波纹板为波浪形环形板结构,所述波纹板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
[0026]所述波纹板采用波浪形环形板结构,能在上部梁体结构发生位移时进行伸缩,适应上部梁体结构发生的位移,保证防水装置结构的完整性。
[00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8]所述弹性位移装置采用高分子弹性体材料。
[0029]利用材料本体的弹性来适应位移。
[003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1]所述波纹板处设有弹性过滤夹层。
[0032]在有水渗透的时候起到过滤泥沙的作用,保证防水装置内部空间不受污染。
[003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4]所述防水罩为筒状结构,所述防水罩筒身采用波纹管型式。
[0035]用于提高所述防水罩筒壁的刚度,抵抗外侧水压,保证防水罩在服役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003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7]所述防水罩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筋板。
[0038]用于提高所述防水罩筒壁的刚度,抵抗外侧水压,保证防水罩在服役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003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0]所述防水罩筒底部也可做成折弯翻边。
[004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其内部的半封闭空间设置支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板与所述防水罩为密封连接,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之间为非密封连接,当水位低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可以实
现防浪溅功能;当水位高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与梁体、墩台之间形成有半密封空间,半密封空间内存在空气,水位上升将会压缩防水装置内部空气,而防水装置上部处于完全密封状态,因此,防水装置内部气压将会逐步增大,增大的气压将抵抗防水装置内部水位的升高,从而使得防水装置外部的水位持续增高,防水装置内、外部形成水位差,水将无法侵蚀支座,实现对支座的保护,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45]图3为当水位高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上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4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上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4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上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49]图标:1

上板,2

密封圈,3

防水罩,4

弹性位移装置,5

下板,6

支座,7

墩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1]实施例1
[0052]参见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防水罩、弹性位移装置以及下板,其中:所述上板预埋于梁体中,所述上板与所述防水罩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防水罩下部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下板连接,所述下板预埋于墩台侧面,所述弹性位移装置与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之间非密封连接,所述梁体、所述上板、所述防水罩、所述下板以及所述墩台之间共同形成半封闭空间,所述半封闭空间内用于设置支座;当水位高于所述弹性位移装置时,利用所述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内部的气压抵抗水位升高,使得所述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内、外部形成水位差,从而水将无法侵蚀支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与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下表面和/或所述防水罩上表面设有凹形环槽,所述凹形环槽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廷琦戴捷刘海亮周彦锋蒲列刘伟刘成朱坤宁张启帆
申请(专利权)人: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