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447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0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抗震支座对于桥梁结构横向连接缺乏充足的抗震保护,造成桥梁在地震时容易遭受地震横波损害;以及现有的桥梁的抗震支座长期暴露在外部,受风吹日晒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抗震缓冲组件氧化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隔离筒和支撑圆板封隔抗震缓冲组件,抗震缓冲组件顶端凸起贯穿隔离筒连接安装板对梁体进行固定,震动挤推陀螺支撑件压缩橡胶缓冲块,并推动柔性抵块驱动卸力曲杆滑动均匀发散缓冲,克服震动对陀螺支撑件的扭曲,维持陀螺支撑件和梁体的连接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减小地震震动对桥梁造成的损坏,充分保证地震时梁体的连接稳定性,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而言,为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是当今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地震中,桥梁往往受到严重损伤,对桥梁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抗震救灾过程中生命线的畅通程度。因此,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并降低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而桥梁支座是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重要的连接结构,其作用主要是将上部结构的载荷传递到桥墩上。支座的造价成本在桥梁结构总体成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其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非常大。
[0003]然而,现有的抗震支座多是只注重竖直方向上的减震设置,对于桥梁结构的横向连接缺乏充足的抗震保护,对于桥梁结构的横向抗震防护效果有限,造成桥梁在地震时容易遭受地震横波的损害;而且,现有的桥梁的抗震支座长期暴露在外部,受风吹日晒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抗震缓冲组件的氧化损坏,造成抗震支座对地震的抵抗防护性能下降,使得桥梁在地震时容易受损严重。
[0004]因此,我们推出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包括混凝土墩台(1)和均匀间隔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墩台(1)顶部的定位杆(2),定位杆(2)呈环形均匀分布,定位杆(2)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支撑弹簧(3),其特征在于:支撑弹簧(3)上方的定位杆(2)外壁上贯穿套接有支撑圆板(4),定位杆(2)设置于支撑圆板(4)的边沿处,其顶部墩粗锁定支撑圆板(4),支撑圆板(4)上端中部处固定安装有抗震缓冲组件(5),抗震缓冲组件(5)外侧套接有隔离筒(6),隔离筒(6)下端与支撑圆板(4)相焊接,且抗震缓冲组件(5)顶端通过隔离筒(6)顶部的限位孔(7)延伸至其外部,隔离筒(6)两侧外壁上设置有锁紧件(8),隔离筒(6)上方的抗震缓冲组件(5)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贴近悬置于隔离筒(6)上方,安装板(9)两侧外壁上设置有一体的加强凸板(10),加强凸板(10)顶部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11);抗震缓冲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圆板(4)上端的缓冲板(51)和设置于缓冲板(51)上端中部处的橡胶缓冲块(52),橡胶缓冲块(52)顶部固定连接有陀螺支撑件(53),陀螺支撑件(53)顶部的柱状凸起通过限位孔(7)延伸至隔离筒(6)外部,柱状凸起顶端与安装板(9)固定相连,陀螺支撑件(53)相邻处的缓冲板(51)上端均匀设置有柔性抵块(54),柔性抵块(54)顶部斜面贴合陀螺支撑件(53)斜壁设置,柔性抵块(54)相邻处的缓冲板(51)上端固定连接有分力导槽(55),柔性抵块(54)远离陀螺支撑件(5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体的连接头(56),连接头(56)上端活动连接卸力曲杆(57)的一端,卸力曲杆(57)另一端底部的滑块活动卡合于分力导槽(55)内,滑块与分力导槽(55)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力部件(5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卸力曲杆(57)循环交错连接柔性抵块(54)和分力导槽(55),卸力曲杆(57)呈螺旋状分布于柔性抵块(54)的外侧,且隔离筒(6)卡套于支撑圆板(4)外侧时,卸力曲杆(57)的尖端贴合且隔离筒(6)内壁设置,弹力部件(58)保持正常舒张状态时,卸力曲杆5(7)末端底部的滑块位于分力导槽(55)靠近卸力曲杆(57)初始端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锁紧件(8)包括固定连接于隔离筒(6)侧壁上的定位板(81)和固定连接于定位板(81)底部的固定吊杆(82),固定吊杆(82)的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墩台(1)顶部的安装腔(101)内,安装腔(101)内的固定吊杆(82)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盘(83),固定吊杆(8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块(84),第一楔形块(84)底部斜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二楔形块(85),第二楔形块(85)末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L型连杆(86)的一端,L型连杆(8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101)侧壁并延伸至混凝土墩台(1)外侧,L型连杆(86)顶端活动卡合于定位板(81)上的定位孔(87)内,L型连杆(86)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88),L型支撑杆(88)末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导槽(89),楔形导槽(89)悬置于加强凸板(10)上方,楔形导槽(89)底部活动连接有顶压件(8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顶压件(810)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板(81)上的L型吊架(8101)和固定连接于L型吊架(8101)末端的安装平板(8102),安装平板(8102)上活动贯穿设置有移动杆(8103),移动杆(8103)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亮陈凯江刘岩冯永利许笑林李京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