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及软管灌装封尾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1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一种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两根顶杆、以及设于支架上的第一顶升驱动件,第一顶升驱动件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顶升驱动件,各第二顶升驱动件与各顶杆一一对应连接。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包括出料工位,出料工位设有上述的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出料工位下游还设有剔废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先由第二顶升驱动件带动顶杆上升一定距离接触软管,实现顶杆与软管的柔性接触,然后第一顶升驱动件通过安装座带动第二顶升驱动件、顶杆向上顶升将软管顶出,避免对软管造成破坏;当存在不合格品时,对应的第二顶升驱动件不顶升,第一顶升驱动件顶升时,顶杆不会将不合格品顶出,从而使不合格品可以保留至剔废工位进行剔除。工位进行剔除。工位进行剔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及软管灌装封尾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及软管灌装封尾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制药、日化、化妆品等生产行业中,需要将各种糊状、膏状、粘度流体等物料注入软管中进行包装。专利文献CN 208979146 U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乳液软管灌装封尾机,沿软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灌装机构、对标机构、封尾机构、切尾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采用顶杆将软管从夹具中顶出实现出料,顶杆一般由气缸等驱动升降,结构比较简单,不足之处在于:单根顶杆的顶出效率较低,对于不合格的软管也无法进行剔废,并且顶升力度不易控制,力度过小容易导致软管无法从夹具中顶出,力度过大又容易导致软管无法准确地落入料槽、料斗等出料部件内,同时还可能对软管外形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对于不合格的软管方便后续剔废,避免对产品造成破坏的软管顶出转运装置。
[0004]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软管顶出转运装置的软管灌装封尾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包括支架(1)、至少两根顶杆(3)、以及设于支架(1)上的第一顶升驱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驱动件(2)连接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顶升驱动件(5),各所述第二顶升驱动件(5)与各所述顶杆(3)一一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驱动件(5)与所述顶杆(3)通过浮动接头(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驱动件安装板(12)以及设于驱动件安装板(12)上的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穿设于所述安装座(4)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顶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4)上还设有顶杆导向板(13),所述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明龙也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