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型PVC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PVC膜,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聚醚砜和1~5份含氟聚硅氧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含氟聚硅氧烷形成相对疏松的离子对,使得含氟聚硅氧烷作为载体将氧化银和氧化钛均匀的分散到PVC膜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银和氧化钛能够降解有机物,具有抗菌防污的功能,添加到PVC膜中使得PVC膜具有抗菌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VC膜中含有单宁酸,由于其结构上拥有大量的邻苯酚结构能够与微生物体内得铁离子生成螯合物,剥夺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型PVC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材料
,涉及一种抗菌型PVC膜。

技术介绍

[0002]膜结构建筑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如聚氯乙烯、乙烯

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等)以及加强构件(如钢骨架、钢柱、钢架,钢索等),利用张拉的方式在膜面内产生预张力,或者通过充气的方式使膜结构内外产生气压差而形成的空间结构。
[0003]PVC膜具有轻巧、透光性能好、形态优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如体育馆、游泳馆、候机场、火车站、展览中心、游乐场等场地。目前,PVC膜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建筑领域,存在以下问题:PVC膜经过长期使用后,膜材会出现霉变、细菌聚集等现象,大量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方面影响到膜材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菌型PVC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1~5份含氟聚硅氧烷和1~5份金属氧化物。
[0007]单宁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有许多酚羟基。本专利技术的PVC膜中含有单宁酸,由于其结构上拥有大量的邻苯酚结构能够与微生物体内得铁离子生成螯合物,剥夺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0008]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银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氟聚硅氧烷形成相对疏松的离子对,使得含氟聚硅氧烷作为载体将金属氧化物(氧化银和氧化钛)均匀的分散到PVC膜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银和氧化钛能够降解有机物,具有抗菌防污的功能,添加到PVC膜中使得PVC膜具有抗菌的性能。
[0010]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份PVC树脂粉,22份增塑剂,22份稳定剂,20份单宁酸,3份含氟聚硅氧烷和2份氧化银。
[0011]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10份PVC树脂粉,23份增塑剂,23份稳定剂,21份单宁酸,4份含氟聚硅氧烷和3份氧化钛。
[0012]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1~5份含氟聚硅氧烷,1~5份金属氧化物和0.2~2份氧化硅。
[0013]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1~5份含氟聚硅氧烷,2.5份氧化钛和1份氧化硅。
[0014]由于氧化硅具有理想的吸附性质,使得氧化硅作为载体将氧化银和氧化钛均匀的分散到PVC膜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银和氧化钛能够降解有机物,具有抗菌防污的功能,添加到PVC膜中使得PVC膜具有抗菌的性能。
[0015]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所述的含氟聚硅氧烷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钠和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3份含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和2份氧化银。
[0017]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所述的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磷酸三(2

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辛脂和环氧类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在上述的抗菌型PVC膜中,所述的稳定剂为钡锌复合稳定剂和长链脂肪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抗菌型PVC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按预设的重量份,将各原料送入混合机中,在1000

2000r/min下混合5

10min,获得PVC混合料;
[0021](2)将步骤(1)中得到的PVC混合料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15r/min,温度为30

150℃,挤出成型,冷却,烘干,得到抗菌型PVC膜。
[00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中的单宁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有许多酚羟基。本专利技术的PVC膜中含有单宁酸,由于其结构上拥有大量的邻苯酚结构能够与微生物体内得铁离子生成螯合物,剥夺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单宁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以及病毒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0024](2)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氟聚硅氧烷形成相对疏松的离子对,使得含氟聚硅氧烷作为载体将金属氧化物(氧化银和氧化钛)均匀的分散到PVC膜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银和氧化钛能够降解有机物,具有抗菌防污的功能,添加到PVC膜中使得PVC膜具有抗菌的性能。
[0025](3)由于氧化硅具有理想的吸附性质,使得氧化硅作为载体将氧化银和氧化钛均匀的分散到PVC膜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银和氧化钛能够降解有机物,具有抗菌防污的功能,添加到PVC膜中使得PVC膜具有抗菌的性能。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抗菌型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份PVC树脂粉,20份环氧大豆油,20份钡锌复合稳定剂,15份单宁酸,1份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钠和1份氧化银。
[0030]本实施例中抗菌型PVC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按预设的重量份,将各原料送入混合机中,在1000r/min下混合5min,获得PVC混合料;
[0032](2)将步骤(1)中得到的PVC混合料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15r/min,温度为30℃,挤出成型,冷却,烘干,得到抗菌型PVC膜。
[0033]实施例2
[0034]抗菌型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0份PVC树脂粉,25份磷酸三(2

氯丙基)酯,25份长链脂肪酸盐,25份单宁酸,5份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和5份氧化钛。
[0035]实施例3
[0036]抗菌型PVC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份PVC树脂粉,22份增塑剂,22份稳定剂,20份单宁酸,3份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硅醇钾和2份氧化银。
[0037]增塑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脂和环氧类硬脂酸酯,两者的重量之比为1:1。
[0038]稳定剂为钡锌复合稳定剂和长链脂肪酸盐,两者的重量之比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1~5份含氟聚硅氧烷和1~5份金属氧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银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份PVC树脂粉,22份增塑剂,22份稳定剂,20份单宁酸,3份含氟聚硅氧烷和2份氧化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10份PVC树脂粉,23份增塑剂,23份稳定剂,21份单宁酸,4份含氟聚硅氧烷和3份氧化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20份PVC树脂粉,20~25份增塑剂,20~25份稳定剂,15~25份单宁酸,1~5份含氟聚硅氧烷,1~5份金属氧化物和0.2~2份氧化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型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专曾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