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734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9
本申请涉及沥青发泡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包括用于对沥青发泡装置中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导热油流路、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组件,所述沥青发泡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沥青罐、出料管、沥青泵、沥青阀、沥青管,所述导热油流路包括用于通入导热油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沥青罐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沥青管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本申请具有保证沥青发泡效果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发泡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泡沫沥青技术,是利用热沥青遇到一定比例的冷水时,沥青的体积迅速膨胀10至20倍,达到汽化,形成大量的沥青泡沫。膨胀雾化后的泡沫沥青粘度降低,表面积大大增加,从而与铺路沥青混合料中的石料等骨料充分地裹敷,形成胶状物,将这些颗粒状的沥青料粘结在一起。相对于传统的将沥青加热成液态后再与沥青混合物裹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沥青的用量,还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力,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路面开裂。
[0003]但是,泡沫沥青属于亚稳定产物,仅存在几十秒,使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需要“边发泡边拌和”。泡沫沥青技术的难点在于沥青流量和温度的控制,沥青加热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沥青温度的变化对沥青粘度及沥青发泡效果均有影响。
[0004]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沥青罐外部来加热沥青温度,在沥青输送过程中,热量会随环境温度流失,导致沥青在进入发泡腔时的温度不稳定,影响沥青发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证沥青的发泡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包括用于对沥青发泡装置中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导热油流路、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组件,所述沥青发泡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沥青罐、出料管、沥青泵、沥青阀、沥青管,所述导热油流路包括用于通入导热油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沥青罐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沥青管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管沿沥青管长度方向设置于沥青管内底部,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有至少两根且相互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绕所述沥青罐中轴线呈螺旋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管在沥青管内所形成的螺旋状结构与沥青罐内壁之间呈间隔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流路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进料管外部的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出料管外部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内壁和进料管外壁之间形成绕所述进料管呈环状包覆的第一保温腔,所述第二套管内壁和出料管外壁之间形成绕所述出料管呈环状包覆的第二保温腔,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
[0011]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流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沥青泵的第一连接
管、连接于所述沥青泵和所述沥青阀之间的第二连接管,所述沥青泵为保温式沥青泵,所述沥青阀为保温式沥青阀,所述沥青泵和沥青阀均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保温腔和沥青泵的进油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沥青泵的出油口和沥青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于所述沥青阀的出油口。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设置为保温管。
[0013]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流路中的接口处均采用保温法兰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沥青罐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沥青泵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沥青管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沥青发泡装置上设置导热油流路,使导热油沿沥青流向对沥青进行循环加热,在沥青发泡生产过程中,导热油通过第一套管、第一换热管、第二套管、第一连接管、沥青泵、第二连接管、沥青阀、第二换热管的导热油流路对沥青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完全的加热和保温,保证沥青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温度,沥青在发泡时温度更加稳定,保证了沥青的发泡效果;2.将第二换热管设置至少两根在沥青管底部,当沥青在沥青管内流动时,通过底部的第二换热管对沥青进行整体均匀的加热,保证沥青在进入发泡腔前的温度;3.将第一换热管呈螺旋状设置,提升第一换热管在沥青罐内与沥青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对沥青的加热效果,且使第一换热管的螺旋结构与沥青罐内壁之间呈间隔设置,以保证沥青在沥青罐内的流动性;4.在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配合下,以对沥青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监控,便于工作人员对加热温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施例中进料管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实施例中沥青罐部分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施例中出料管部分的剖视图。
[0020]图5是本实施例中沥青管部分的剖视图。
[0021]图6是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沥青发泡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进料管;4、沥青罐;5、出料管;6、沥青泵;7、沥青阀;8、沥青管;9、第一换热管;10、第二换热管;11、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保温法兰;16、第一保温腔;17、第二保温腔;18、中央控制器;19、第一温度传感器;20、第二温度传感器;21、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参照图1

图6,一种用于泡沫
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包括用于对沥青发泡装置1中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导热油流路、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组件(图中未示出)、温度检测装置2,沥青发泡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3、沥青罐4、出料管5、沥青泵6、沥青阀7、沥青管8,其中,沥青泵6优选采用浙江尚贵泵业有限公司的型号为3QGB的保温高黏度三螺杆泵,沥青阀7优选采用浙江尚贵泵业有限公司的型号为BJ643H的气动保温阀,出料管5远离沥青罐4的一端连通于沥青泵6的进料端,沥青泵6的出料端连接于沥青阀7的进料端。
[0025]导热油流路包括用于通入导热油的第一换热管9和第二换热管10、套设于进料管3外部的第一套管11、套设于出料管5外部的第二套管12、连接于第二套管12和沥青泵6的第一连接管13、连接于沥青泵6和沥青阀7之间的第二连接管14,导热油流路中的接口处均采用保温法兰15连接。
[0026]第一换热管9设置于沥青罐4内且两端伸出至沥青罐4外部,第一换热管9绕沥青罐4中轴线呈螺旋状设置,且第一换热管9在沥青管8内所形成的螺旋状结构与沥青罐4内壁之间呈间隔设置。
[0027]第一套管11内壁和进料管3外壁之间形成绕进料管3呈环状包覆的第一保温腔16,第二套管12内壁和出料管5外壁之间形成绕出料管5呈环状包覆的第二保温腔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沥青发泡装置(1)中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导热油流路、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组件,所述沥青发泡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3)、沥青罐(4)、出料管(5)、沥青泵(6)、沥青阀(7)、沥青管(8),所述导热油流路包括用于通入导热油的第一换热管(9)和第二换热管(10),所述第一换热管(9)设置于所述沥青罐(4)内,所述第二换热管(10)设置于所述沥青管(8)内,所述第二换热管(10)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10)沿沥青管(8)长度方向设置于沥青管(8)内底部,所述第二换热管(10)设置有至少两根且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9)绕所述沥青罐(4)中轴线呈螺旋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管(9)在沥青管(8)内所形成的螺旋状结构与沥青罐(4)内壁之间呈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流路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进料管(3)外部的第一套管(11)、套设于所述出料管(5)外部的第二套管(12),所述第一换热管(9)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11)和第二换热管(1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沥青的导热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1)内壁和进料管(3)外壁之间形成绕所述进料管(3)呈环状包覆的第一保温腔(16),所述第二套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方谦李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筑沥青发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