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10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五元含氮杂环与含有杂原子的八元环共轭结构引入分子结构中,同时将氮原子中的孤对电子共轭到苯环上,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的电荷传输更加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稳定性,同时空穴传输效果明显加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通过与合适的其他功能材料搭配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可有效地改善器件中载流子传输效率,器件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器件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器件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通常由主体材料/掺杂剂的混合体系组成,这样有利于改进发光器件的色彩纯度,提高其发光效率以及器件稳定性。
[0003]通常来说,在主体材料/掺杂剂体系中,主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主体材料对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有重要的影响。性能优异的主体材料应具有合适的分子量、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及与相邻功能层材料有良好的界面接触。对于红光主体材料,要求材料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具有合适的三线态能级,确保在发光过程中能量可以有效地由主体材料转移到的客体材料,从而实现较高的器件效率。
[0004]目前报道的红光主体材料通常为分子中含有大共轭体系的芳香环,存在所制备器件的效率偏低和寿命偏低的问题。目前报道的器件存在效率偏低、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原因是分子结构中较大的共轭体系所带来的三线态能级较低,不能有效地将激子能量由主体传递给客体,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A、B、C、D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杂芳基;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亚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环烷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芳基、取代的芳杂基、取代的亚芳基、取代的杂亚芳基、取代的环烷基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氰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1

C10烷氧基、C1

C10烷硫基、C6

C20芳基、C2

C20杂芳基或C6

C18芳胺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选自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9,9'

二甲基芴基、9,9'

二苯基芴基或螺二芴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所述杂芳基选自咔唑基、三嗪基、吡啶基、嘧啶基、咪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吡喃基、噻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萘并咪唑基、萘并噁唑基、萘并噻唑基、菲并咪唑基、菲并噁唑基、菲并噻唑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吲哚并咔唑基、吲哚并芴基、苯并噻吩并吡嗪基、苯并噻吩并嘧啶基、苯并呋喃并吡嗪基、苯并呋喃并嘧啶基、苯并呋喃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并咔唑基、吲哚并吡嗪基、吲哚并嘧啶基、茚并吡嗪基或茚并嘧啶基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B、C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或R
y1
取代的苯基、未取代或R
y1
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宾马洪虎邢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