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及采用其的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08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及采用其的机床,涉及机床对刀仪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件容易损坏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对刀仪触头、信号触发器和电缆;壳体具有与外界气密隔绝的内腔;信号触发器设置于壳体的内腔中;对刀仪触头安装于壳体,对刀仪触头用于将对刀时位于壳体外部的位移量传递至壳体的内腔中以触发信号触发器产生对刀信号;电缆用于传输对刀信号,电缆插装于壳体,电缆的一端连接信号触发器,电缆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电缆内部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壳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对刀过程不产生负压且具有不易失效和方便组装的优点。和方便组装的优点。和方便组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及采用其的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对刀仪
,具体的说,是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及采用该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的机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加工周期和提升产品合格率,会在机床上使用对刀仪来进行刀具偏置值的自动测量,对刀仪在机床对刀时会产生一个对刀信号。
[0003]目前现有的接触式Z轴对刀仪通常为单触点导电式,比如一种膜片对刀仪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6764469)。对刀仪安装在机床内部,机床的内部是一个充满冷却液、脏污的环境。为了保护对刀仪内部的精密的机械结构和电路板,对刀仪需是一个密封的结构产品,以把内部的零件与外部空气隔绝。
[0004]对于上述的单触点导电式,在待机状态时,触点是接触状态,电路是导通的,当对刀瞬间,触点离开,电路断开形成对刀信号;触点的材质均采用黄铜,此材质的缺点是易氧化、硬度偏低易变形,容易导致对刀仪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降低。
[0005]对于上述的对刀仪密封结构,因为在对刀过程中,对刀片会被刀具顶住,随着刀具往下运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对刀完成后,对刀仪在弹簧作用下往上复位。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压缩对刀仪内部的空气,在多次大量的对刀后,对刀仪内部的空气会压缩出内腔,使内部气压小于外部的大气压,复位弹簧不能使对刀片复位,使对刀仪失效,而且因为这种气压差,会把外部环境的切削液等脏污吸入对刀仪腔体内部,损坏内部的精密结构和电路板,也会使对刀仪失效。为消除这种气压差的缺陷,有一种薄膜式对刀仪,当对刀过程中在压缩内部空气时,通过内部空气的气压撑开薄膜达到不产生内部负压的效果,这种结构对薄膜的柔韧性要求很高,在对刀仪快速工作时,这种柔软薄膜极易损坏,使消除负压的功能失效,组装这个薄膜的操作也难度大,而且这种结构需额外组装一个气管接头和气管,对刀仪是安装在机台台面上,在使用时会一直随着机台移动而拖拽这个气管接头和气管,使得这两个部件极易失效,使机台的脏污直接进入腔体,损坏脆弱的薄膜后,进而损坏内部的精密结构和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及采用该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的机床,能够使对刀过程不产生负压且具有不易失效和方便组装的优点。
[0007]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包括壳体、对刀仪触头、信号触发器和电缆;所述壳体具有与外界气密隔绝的内腔;所述信号触发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对刀仪触头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对刀仪触头用于将对刀时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位移量传递至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以触发所述信号触发器产生对刀信号;所述电缆用于传输所述对刀信号,所述电缆插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缆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触发器,所述
电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电缆内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0009]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电缆的内部具有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将壳体内外的环境进行连通,可以在对刀过程中不产生负压,同时由于导气管属于电缆的一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本身不做复杂和频繁的动作,因此导气管不易损伤失效。另外,由于电缆是用来连接信号触发器的,以将信号触发器产生的对刀信号传输给机床的电柜中的相关器件,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的另一端会通向机床的电柜中,而机床的电柜属于一个干净的环境,使得机台的冷却液和脏污不会进入倒壳体的内腔中而导致部件损坏失效。另外,导气管设置在电缆内,使得导气管可在安装电缆时便完成安装,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也无需复杂的安装步骤。
[001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电缆的中心位置并沿所述电缆的轴线延伸。
[0011]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导气管位于电缆的中心可具有更佳的安全性,更不容易损伤失效。
[0012]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缆通过电缆接头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电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线段套设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接头。
[0013]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电缆上套设金属波纹管且让金属波纹管的一端与电缆接头固定连接,此种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只有当暴力扯拽破坏金属波纹管和电缆时,才能使导气管损伤失效。
[0014]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缆的外皮内侧面设置有一层金属屏蔽层。
[0015]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金属屏蔽层的设置既能够抗电磁干扰也可提高对导气管的保护效果。
[0016]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信号触发器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光电开关,所述电缆内的信号线连接所述电路板。
[0017]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对刀仪触头包括对刀片、对刀头、上罩、导柱、复位弹簧、挡水圈、滑块和胶套;所述挡水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上罩活动套设于所述挡水圈,所述上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对刀头,所述对刀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对刀片,所述对刀头的底端固定连接导柱,所述导柱活动插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柱的底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光电开关处;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其底端和顶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对刀头;所述胶套套设于是复位弹簧外,所述胶套的顶端与所述对刀头气密连接,所述胶套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顶部气密连接,将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导柱与外界环境气密隔绝。
[001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对刀仪触头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固定插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柱活动插装于所述导套与之导向配合。
[0019]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对刀片设置为钨钢结构件。
[0020]采用上述设置机构时,钨钢制成的对刀片具有硬度高的特点,在大量对刀后也不易变形和磨损。
[00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上述的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
[0022]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机台电柜,所述电缆内的所述导气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机台电柜的环境连通。
[0023]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导气管的另一端通向机台电柜中与电柜的内环境连通,机台电柜的内环境是一个干净的环境,使得机台的冷却液和脏污不会进入倒壳体的内腔中而导致部件损坏失效。
[002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中,电缆的内部具有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将壳体内外的环境进行连通,可以在对刀过程中不产生负压,同时由于导气管属于电缆的一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本身不做复杂和频繁的动作,因此导气管不易损伤失效。另外,由于电缆是用来连接信号触发器的,以将信号触发器产生的对刀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对刀仪触头(2)、信号触发器(3)和电缆(4);所述壳体(1)具有与外界气密隔绝的内腔;所述信号触发器(3)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对刀仪触头(2)安装于所述壳体(1),所述对刀仪触头(2)用于将对刀时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位移量传递至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以触发所述信号触发器(3)产生对刀信号;所述电缆(4)用于传输所述对刀信号,所述电缆(4)插装于所述壳体(1),所述电缆(4)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触发器(3),所述电缆(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电缆(4)内部设置有导气管(41),所述导气管(4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气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1)设置于所述电缆(4)的中心位置并沿所述电缆(4)的轴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4)通过电缆接头(5)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电缆(4)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线段套设有金属波纹管(6),所述金属波纹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接头(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4)的外皮内侧面设置有一层金属屏蔽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器(3)包括电路板(31)和与所述电路板(31)连接的光电开关(32),所述电缆(4)内的信号线连接所述电路板(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气管光电触发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方器度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