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机
,尤其涉及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板材加工设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在板材加工行业中折弯机作为一种金属板材弯曲的常用加工设备,已经在机械设备、电气化设备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折弯机的工作形式主要是人工辅助折弯,就是人工拿起工件,放在折弯机下模上平面上,调整后挡料的位置,用脚踏板来控制折弯机滑块上模的向下运动(快下),当上模夹紧板料后继续控制上模向下运动折弯,同时人工辅助随动折弯,直至上模到达下死点,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压后上模向上运动(回程)回到上死点,至此整道折弯工序完成,这种传统的折弯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0003](1)折弯工件的重量受到限制。单人操作时只能加工15kg以下的工件,如果要加工15kg以上的工件就需要两到四个人来共同完成,如果板料面积较大就需要几个工人来同时操作完成折弯。
[0004](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折弯机用户坐标系;步骤2、基于所建立的折弯机用户坐标系,利用自动折弯实时跟随算法得到折弯深度初始值;步骤3、再对折弯回弹量、折弯处变薄量进行补偿,得到折弯深度的实际值;步骤4、基于步骤1建立的折弯机用户坐标系,对折弯过程中机器人抓取位置坐标进行转换,实现折弯机用户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实时转换;步骤5、在由机器人实现上下料的自动折弯过程中,根据步骤4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机器人手爪的实时跟随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过程具体为:首先以折弯机上模刀尖上的一点为用户坐标系的原点ORG;在折弯机的上模刀尖边缘线上找一不重合于原点ORG的点XX,以原点ORG和点XX之间的直线为X轴,正方向由原点ORG指向点XX;在与折弯机的上模刀尖边缘相同高度的平面内建立一点XY,以过原点ORG且垂直于平面XY的直线为Z轴,正方向指向折弯机上模下压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确定Y轴和Y轴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过程具体为:基于所建立的折弯机用户坐标系,在折弯开始的初始状态时,折弯机的上模刀尖边缘与板料工件上表面接触,处于夹紧点;此时刀尖的圆角半径为R1;板材厚度为T;下模肩部圆角半径为R2;V槽宽度为W;V槽张角为V;V槽上表面距离V槽底部的高度为H;机器人手爪抓取点距离V槽中心线距离为L;上模刀尖下压的距离为Dp;板材与下模上表面的夹角为α;工件最终希望折弯的角度为θ;L1~L6为中间计算过程引入的距离;根据对应的几何关系,得出(1)~(7)式为:根据对应的几何关系,得出(1)~(7)式为:L2=L3‑
L4ꢀꢀꢀꢀ
(3)L4=(R1+T)sinα
ꢀꢀꢀ
(5)L5=D
p
‑
L6ꢀꢀꢀ
(6)L6=(R1+T)(1
‑
cosα)
ꢀꢀꢀ
(7)将钣金折弯成型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应的条件分别为:0≤D
p
<2(R1+R2+T)D
p
=2(R1+R2+T)2(R1+R2+T)<D
p
≤H
则联立式(1)~(7)解得:因此得到折弯深度初始值h表示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过程具体为:考虑到回弹角Δα的影响,采用如下公式对板材与下模上表面的夹角α进行修正:α
′
=α
‑
Δα
ꢀꢀꢀꢀ
(10)其中,回弹角Δα根据折弯材料、厚度、折弯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考虑下模肩部圆角半径后,两侧肩部圆角切线交点之间距离为W0,V槽张角为V,开口宽度变为Wk,表示为:将模型卸载前滑块下压量的计算分为3个部分,即理论值y1、变薄量y2以及圆角过度修正量y3,其中:理论值y1表示为:变薄量y2表示为:y2=η
·
T
ꢀꢀꢀ
(13)公式(13)中T为板材厚度;η为变薄系数,表示为:R1为刀尖的圆角半径;圆角过度修正量y3表示为:故折弯深度的实际值表示为:h
′
=y3=y1‑
y2+T
ꢀꢀꢀꢀ
(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自动折弯的实时跟随折弯与回弹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过程具体为:
基于步骤1建立的折弯机用户坐标系,获得机器人抓取中心点P在折弯状态时的坐标位置Pi(Xi,Yi,Zi,Ai,Bi,Ci),其中机器人手爪抓取点距离V槽中心线距离为L,第i时刻板材与下模上表面的夹角为α
i
,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茂震,温涛,冯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