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676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工程
,特别是涉及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岩体结构面剪切特性对于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同时,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是进行滑坡、隧道软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或工程病害预测和防治的关键指标。裂隙岩体渗流状态变化涉及复杂的渗流一应力耦合作用过程。一方面,水体在围岩中的渗流作用将改变围岩中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改变围岩的原始应力状态;另一方面,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变,反过来会改变围岩本身的结构,进而改变围岩的渗透性能,从而改变水体的渗流状态。为了对三维裂隙岩体的力学和水理性质进行研究,如何实现对三维裂隙岩体进行水一力耦合加载成为了重要环节。
[0003]现有的岩体渗流可视化实验装置对渗流试验过程中的防渗漏问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同时现有的实验装置并不能模拟恒定法向刚度条件下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过程的渗流过程,也就无法直观的观测实际岩层裂隙的渗流过程;因此亟需一种岩石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部,所述剪切部用于对剪切试件(1)进行动态双向剪切;所述剪切部包括固定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四周的剪切模块和监测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剪切盒(2)和下剪切盒(3),所述上剪切盒(2)内设置有上防水胶套(4),所述下剪切盒(3)内设置有下防水胶套(5);所述上防水胶套(4)和所述下防水胶套(5)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渗流部,所述渗流部包括进水组件和回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的连通所述上剪切盒(2)和所述下剪切盒(3)剪切方向的一端,所述回水组件连通所述上剪切盒(2)所述下剪切盒(3)的另一端;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剪切模块、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进水组件以及所述回水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剪切模块剪切以及进水组件和所述回水组件的控制;拍摄部,所述拍摄部设置在所述上剪切盒(2)和所述下剪切盒(3)四周,用于拍摄所述剪切试件(1)内的流体的渗流并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上防水胶套(4)底端两侧的上锁扣(6)和固接在所述下防水胶套(5)上端两侧边的下锁扣(7),所述上锁扣(6)与所述下锁扣(7)相互钩挂卡接;所述上防水胶套(4)和所述下防水胶套(5)的同侧端部之间连接有防水带(8),所述防水带(8)沿所述剪切试件(1)剪切反向折叠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扣(6)与所述下锁扣(7)的卡接位置沿是上锁扣(6)方向设置有膨胀条(9),所述膨胀条(9)连通有充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胶套(4)和所述下防水胶套(5)内分别设置有防水块(10),所述防水块(10)的数量为四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防水胶套(4)的两端和所述下防水胶套(5)的两端;所述剪切试件(1)设置在两所述防水块(1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切盒(2)和所述下剪切盒(3)、所述上防水胶套(4)、所述下防水胶套(5)和所述防漏组件均为透明材料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双向剪切

渗流可视化实验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日成朱欣杰蔚立元李树忱吴学震王蓥森季浩奇刘兰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