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及层间剪切模量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路面层间结合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及层间剪切模量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路沥青路面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占80%以上;随着路龄增长,通过铣刨旧路新铺沥青面层来改善路面性能的工程越来越多,但其使用寿命大多低于设计年限。旧路铣刨新铺沥青面层损坏调查表明,层间结合失效是造成该类破坏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维修以后的路面结构耐久性。
[0003]旧路铣刨新铺沥青面层由于材料非均质性叠加施工变异性,造成半刚性基层性能的变异性,同时,随着路龄增长,半刚性基层内部变得更加致密,需通过透层、黏层等功能层来实现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旧路结构和材料状况与新建路面不同,与假设连续不同。如果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层间抗剪性能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层间黏结能力不断降低,造成沥青面层在结合面发生位移,导致路面出现拥包、车辙、滑移等病害,从而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0004]现有的沥青路面层间结合试验方法主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框架,所述工作框架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导板;剪切对开模,所述剪切对开模内能够用于放置试件,所述剪切对开模包括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连接剪力杆的剪力杆连接孔;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工作框架内一侧,所述活动端能够在所述工作框架内滑动,所述活动导板位于所述活动端远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所述活动导板还连接有压板;压向顶推装置,所述压向顶推装置位于所述活动导板远离所述活动端的一侧,所述压向顶推装置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导板移动,所述压向顶推装置靠近所述活动导板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框架包括框架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所述框架底板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四个导杆,四个导杆分别穿过所述活动导板的四个角,所述活动导板能够沿所述导杆移动;所述活动导板的后侧通过压板导块与所述压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和所述固定端均包括上对开模和下对开模,所述上对开模的外侧为五边形,所述上对开模的左右两侧预留螺孔,所述下对开模上对应预留有螺孔,所述上对开模和所述下对开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活动端的上对开模的顶部开设置有所述剪力杆连接孔,所述活动端的上对开模平面上安装有两只位移传感器,所述活动导板上安装有两只位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板上设置有移动导块,所述移动导块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活动端的下对开模底部设置有移动板连接孔,所述移动板连接孔能够与所述移动板上设置的移动板导杆连接;所述上对开模能够根据路面基层和面层材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大小,调整所述剪切对开模的间距,满足压缩剪切试验受力条件要求;所述固定端的下对开模固定于所述工作框架的后端侧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及层间剪切模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向顶推装置包括螺杆、顶推装置和手轮,所述顶推装置和所述手轮设置于所述工作框架的前端侧板的前侧,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顶推装置内,通过转动所述手轮能够驱动所述顶推装置使所述螺杆前后移动;所述螺杆能够穿过所述工作框架的前端侧板并朝向所述活动导板移动,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6.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路面压缩剪切装置的层间剪切模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试件;S2、压缩剪切装置组装和试件放置;S3、对试件施加法向荷载并安装位移传感器;S4、对试件施加剪切荷载并记录数据;S5、拆分剪切对开模,观察剪切区破坏形态;S6、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间剪切模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制备试件包括:工程现场钻取直径为150mm的半刚性基层圆柱体芯样,通过岩石切割机将芯样切割为厚
度50mm
±
2mm的圆柱体芯样,保留芯样端部的铣刨界面;芯样干燥后,按照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方案,在铣刨界面洒布乳化沥青;待乳化沥青破乳后,利用旋转压实成型机成型上部沥青混凝土试件;根据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方案的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材料,将半刚性基层圆柱体芯样放置于成型机试模中,然后装入直径为150mm,成型厚度为5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周绪利,魏亚,薛忠军,郭为强,王春明,李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