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37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结构设有上架体、中间箱、底架体、声响口、卡块口,上架体固定位于中间箱上方,底架体位于中间箱下方,儿童可通过向投球柱中正确投放与卡钮同款颜色的球,翘板做左右翘摆变动,令卡钮能在框板上端面上凸起,且在线路板的电连接作用下,发出亮色,在此过程中和结果下,能锻炼儿童增加对颜色的认知及对比性,按压卡钮,令弹块在弹簧钢的弹性配合下收到反作用力,让儿童训练按压活动,同时便于将弹块上方的球向上撑起而再次让儿童做取球活动的训练,儿童牵引着套块,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套块有牵引、旋转等活动,有益于增加儿童的集中度,且引导儿童对物体有驱动能力。且引导儿童对物体有驱动能力。且引导儿童对物体有驱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孤独症儿童训练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孤独症是发育障碍显现的一种病,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因此孤独症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认知与精细动作的训练。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训练孤独症儿童患者认知与精细动作的装置种类众多,孤独症儿童患者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在面对众多分散种类的装置,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若将分类训练各种能力的装置,通过组合而形成一整个整体设备供儿童玩,能有效减少儿童对新事物的排斥心理,令训练更有力。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结构设有上架体、中间箱、底架体、声响口、卡块口,所述上架体固定位于中间箱上方,所述底架体位于中间箱下方,所述声响口与中间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块口设在底架体侧端。
[0007]所述上架体设有框板、投球柱、卡钮、翘动装置、内置腔,所述框板固定位于中间箱上方,所述投球柱与框板相贯通,所述卡钮与框板卡合活动,所述内置腔与框板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内部,所述翘动装置嵌入于内置腔中,所述翘动装置活动于投球柱底部,所述翘动装置一侧与卡钮底部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动装置设有托板、翘板、弧架、弹块、弹簧钢,所述翘板下端与托板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翘板上端与弹块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弧架位于弹块下方,所述弹簧钢位于弧架与弹块之间,所述弹簧钢与弹块间隙配合,所述弹块为橡胶材质块状物,具有柔韧性且回弹性较好,所述弧架固定呈弧形结构,所述弹簧钢具有弹性形变力。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箱设有箱架、外架装置、控电板、线路板、控钮,所述外架装置设在箱架外侧,所述线路板与控电板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上端位置处,所述控钮安置在箱架外侧,所述控电板嵌入安装在箱架内侧,所述控钮与控电板相配合,控制整个设备的通电状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架装置设有竖板架、横杆、套块,所述横杆一端嵌入于竖板架侧端且转动卡合,所述套块与横杆相贯穿且活动配合,所述横杆呈长形杆状结构,且设有三个,长短由上至下逐渐缩减,且其上方设有多种障碍块,所述套块设有多种不同形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体设有外框架、卡合槽、推动板、手柄,所述卡合槽与外框架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内部,所述手柄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活动卡合于卡合槽中,所述卡合槽呈侧向为开口状态的槽结构,所述推动板能顺着外框架侧边壁进行滑动位移。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板设有训练板、侧轨、置物槽、移动棋、卡块,所述侧轨设在训练板两侧边,所述置物槽位于训练板一侧位置处,所述移动棋置于置物槽中,所述卡块与训练板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末端位置,所述置物槽为训练板侧端的凹槽结构,所述训练板上设有凹道,所述移动棋具有不同颜色。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架底部嵌入连接于内置腔中,所述弹块活动于投球柱底部,所述托板与卡钮底部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弹块随投球柱中下压下来的球而形变,驱带翘板上端下向活动,使其翘摆,令托板承托着卡钮上向活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路板衔接在框板下方,所述控电板通过线路板与上架体相互配合,所述线路板在控电板的电连接下,令卡钮具有导电性,所述卡钮与线路板的电连接,便于其显示颜色,为儿童认知颜色又训练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儿童可通过向投球柱中正确投放与卡钮同款颜色的球,翘板做左右翘摆变动,令卡钮能在框板上端面上凸起,且在线路板的电连接作用下,发出亮色,在此过程中和结果下,能锻炼儿童增加对颜色的认知及对比性,按压卡钮,令弹块在弹簧钢的弹性配合下收到反作用力,让儿童训练按压活动,同时便于将弹块上方的球向上撑起而再次让儿童做取球活动的训练,儿童牵引着套块,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套块有牵引、旋转等活动,有益于增加儿童的集中度,且引导儿童对物体有驱动能力。
[0016]2.儿童通过对手柄将推动板从卡合槽中拉出,在此过程中能锻炼儿童做推拉动作,对物体进行牵引,侧轨能顺着外框架侧边壁滑动位移,让儿童在对物体的牵引能做匀速推拉,将移动棋底部贯穿进训练板上的凹槽,让儿童推动着移动棋沿着训练板做位移,有益于锻炼儿童的脑部活动能力,且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架体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翘动装置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间箱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外架装置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底架体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推动板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上架体

1、中间箱

2、底架体

3、声响口

4、卡块口

5、框板

11、投球柱

12、
卡钮

13、翘动装置

14、内置腔

15、托板

a1、翘板

a2、弧架

a3、弹块

a4、弹簧钢

a5、箱架

21、外架装置

22、控电板

23、线路板

24、控钮

25、竖板架

c1、横杆

c2、套块

c3、外框架

31、卡合槽

32、推动板

33、手柄

34、训练板

q1、侧轨

q2、置物槽

q3、移动棋

q4、卡块

q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结构设有上架体1、中间箱2、底架体3、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结构设有上架体(1)、中间箱(2)、底架体(3)、声响口(4)、卡块口(5),所述上架体(1)固定位于中间箱(2)上方,所述底架体(3)位于中间箱(2)下方,所述声响口(4)与中间箱(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块口(5)设在底架体(3)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设有框板(11)、投球柱(12)、卡钮(13)、翘动装置(14)、内置腔(15),所述框板(11)固定位于中间箱(2)上方,所述投球柱(12)与框板(11)相贯通,所述卡钮(13)与框板(11)卡合活动,所述内置腔(15)与框板(11)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内部,所述翘动装置(14)嵌入于内置腔(15)中,所述翘动装置(14)活动于投球柱(12)底部,所述翘动装置(14)一侧与卡钮(13)底部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翘动装置(14)设有托板(a1)、翘板(a2)、弧架(a3)、弹块(a4)、弹簧钢(a5),所述翘板(a2)下端与托板(a1)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翘板(a2)上端与弹块(a4)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弧架(a3)位于弹块(a4)下方,所述弹簧钢(a5)位于弧架(a3)与弹块(a4)之间,所述弹簧钢(a5)与弹块(a4)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2)设有箱架(21)、外架装置(22)、控电板(23)、线路板(24)、控钮(25),所述外架装置(22)设在箱架(21)外侧,所述线路板(24)与控电板(23)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上端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芬芳雷巧容宋璇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