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99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属于点阵结构力学优化方法领域。首先,本方法利用节点刚度梯度机制将八角点阵胞元与修正的内凹六边形胞元进行空间组合,设计出一系列混杂胞元结构;然后,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其中的层状混杂点阵结构并进行动态压缩测试与仿真,得出可用于准确预测混杂胞元力学性能的仿真参数;最后,基于该套参数建立所有混杂胞元点阵结构有限元模型,用以评估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有效性。最终得到最优的混杂点阵结构。本方法适用于材料等领域,用以弥补传统弯曲主导胞元结构在吸能过程中质量利用效率低的缺陷,筛选出最优的胞元点阵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杂胞元点阵优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属于点阵结构力学优化方法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点阵结构作为多孔材料的一种,其优秀的轻量化性质和高度的可设计性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传统点阵结构的变形模式包含两类,一类为拉伸主导变形模式,一类为弯曲主导变形模式。这两类变形模式拥有各自的特征,拉伸主导胞元内部节点的短柱接入数量为12以上,短柱的受力状态为沿短柱轴线的拉伸/压缩方向,应力遍布在整个短柱结构中,所以该类结构具有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可用于承载。不足的地方在于该类结构在压缩过程中出现的短柱失稳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结构整体的承载力曲线在经历首个峰值后出现剧烈下跌,对被保护目标造成二次冲击,非常不利于结构防护。而弯曲主导的点阵结构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弯曲主导的点阵结构节点的短柱接入数量少于12,在承受压缩载荷时,变形主要集中于节点处的短柱弯曲。由于短柱未发生失稳,其结构承载力曲线在屈服点后拥有较长平台段。这一特征规避了对保护对象的二次冲击,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点阵结构胞元;步骤二、完成代表性体积单元设计,将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阵列,完成混杂点阵结构设计;步骤三、采用步骤一选择两种基础胞元,按步骤二的设计进行组合,形成一系列混杂胞元结构;步骤四、制造步骤三中的一种结构,并利用落锤试验机进行动态压缩试验;步骤五、利用动力学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步骤四的试样进行有限元分析,将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获得可靠仿真参数;步骤六、依靠步骤五种获取的可靠仿真参数,建立步骤三中其它混杂点阵结构有限元模型并仿真,获得所有结构的承载力曲线;步骤七、评估协调变形混杂胞元点阵结构吸能表现,获取最优胞元结构,验证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有效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实现方法为:单胞结构中节点接入短柱的数量的不同会使得节点刚度不同,故所选取的胞元结构中,至少存在一种胞元,该胞元的所有节点的配位数不尽相同,以此作为产生节点刚度梯度的基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实现方法为:将步骤一所选择出的不同单胞进行组合,形成可阵列为不同混杂点阵结构的不同代表性体积单元;此处不同胞元在连接时,各自的接触面上应有相互对应的节点,以保证不同胞元能够正常装配连接;由于两种胞元各自的节点配位数不同,所以不同的拼接方案会产生拥有不同配位数的节点;这就在代表性体积单元内部产生了不同的节点刚度梯度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刚度梯度机制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的实现方法为:按照步骤一要求,分别选择八角点阵单胞与修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卫东李实肖李军冯根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