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架振动预测
,尤其涉及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间资源交换脚步的加快,物流车在道路运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车架是物流车主要的承重部位,承载着驾驶室、发动机等重要部件以及货物的重量。物流车所遭受的各种复杂多变的外部载荷最终都传递到车架上,所以车架的振动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影响到物流车设计的成败。因此对车架的振动分析充分迎合了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车架的轻量化及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满足市场对整车舒适性的要求,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汽车工业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能够对车架总成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车架总成的模态,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与实验室中模态试验和刚度试验进行结果对比,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可信性和建模方式的有效性,为物流车正向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试验获取车架总成样件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得到车架总成的模态频率、固有振型、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S2、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车架总成分析模型,计算得到车架总成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模态频率、固有振型,以及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S3、对比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的结果,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及建模方式的有效性。若对比结果相差较大,调整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模型及参数,重新计算,直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S4、针对新车型的车架总成模型,依据可靠的建模方式及分析方式,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材料车架总成的模态频率、固有振型、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1、试验获取车架总成自由模态的频率和振型;S1.2、试验获取车架总成约束模态的频率和振型;S1.3、试验获取车架总成的扭转刚度;S1.4、试验获取车架总成的弯曲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的具体过程如下:S1.1.1)建立模态模型,自由边界条件,橡皮绳悬挂车架总成,确定激励点和响应点;S1.1.2)激励设备安装,传感器安装,标注总体坐标,设备连线,采取力锤敲击法,选用高弹性聚能力锤;S1.1.3)数据采集,模态分析模块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各个测点的频率响应函数,拟合得到被测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的具体过程如下:S1.2.1)建立模态模型,约束边界条件,确定激励点和响应点;S1.2.2)激励设备安装,传感器安装,标注总体坐标,设备连线,采取力锤敲击法,选用高弹性聚能力锤;S1.2.3)数据采集,模态分析模块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各个测点的频率响应函数,拟合得到被测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的具体过程如下:S1.3.1)制作夹具作为样件和台架的连接部分;S1.3.2)安装车架样件和夹具,固定并调平,车架前轴与左右纵梁对应位置为加载扭矩的位置,车架总成左右后轴对应位置为固定位置;S1.3.3)确定需要测试变化点,保证传感器和仪表标定合格;S1.3.4)连接数据采集器,记录初始位置并读值;S1.3.5)试加载最大载荷的一半,消除装配间隙,正式加载扭转载荷,采集数据;卸载工况,结束数据采集;
S1.3.6)依据被测点的尺寸变形量,计算扭转角度;式中:α—扭转角度,单位度(deg);ΔZ—被测点Z向位移,单位毫米(mm);Y—被测点Y坐标值,单位毫米(mm);S1.3.7)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出试样的扭转刚度;式中:Kt—扭转刚度,单位牛顿
·
米/度(N
·
m/deg);Torque—施加在加载点的扭矩,单位牛顿
·
米(N
·
m);α—加载点对应纵梁处的扭转角度,单位度(deg)。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测车架总成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的具体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晶,王鲁宁,刘莹,王铭泽,孙洋,宋博,孙倬,牟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