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2-(2,5-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98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和生物酶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用于多种抗癌药物的合成,目前主要为抗癌新药拉罗替尼的中间体。拉罗替尼是新型的TRK靶点融合广谱抗肿瘤新药,具有口服、广谱特性。临床实验结果证明对不限年龄的TRK融合的17种癌症患者均具有持久的抗肿瘤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副作用很小,是TRK基因突变癌症患者的第一选择。对于(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合成方法,主要为手性诱导合成,该类型反应中常常需要很低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手性诱导的结果变差。
[0003]公开号为US2015/005280A1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0004][0005]CN112624950A手性诱导反应如下:
[0006][0007]两篇专利方法均采用手性诱导试剂(S)
‑2‑
叔丁基磺酰胺来诱导手性中间体的合成,该试剂昂贵且具有难闻的臭味,不符合现有的环保要求,难于规模化应用;专利US2015/005280A1采用另一昂贵的三乙基硼氢化锂(LiBEt3)还原叔丁基亚磺酰亚胺,需在

78℃下,
最终收率仅有36%,生产成本极高,总体难于实现产业化生产;同样专利CN112624950A使用昂贵原材料2,5

二氟苯甲醛及2

(2

溴乙基)

1,3

二氧杂环己烷,且需要危险的格氏反应工艺,难于实现安全化,仍然具有极高的原材料生产成本,难于规模化生产。
[0008]CN108101820A中也是通过手性诱导合成,该方法反应方式如下:
[0009]方案一:
[0010][0011]方案二:
[0012][0013]上述方法一、二均采用昂贵的手性试剂诱导手性中间体的合成,且用到硼烷二甲硫醚,具有难闻的臭味,仍不符合现有的环保要求,且需要危险的格氏反应工艺,难于实现安全化,难于规模化应用,其次诱导所得ee值较低,其生产成本仍然极高。
[0014]专利CN 109593803A保护的合成路线如下:
[0015][0016]该路线与上述专利相比具有较为大的改进,但仍然需要用到危险的格氏反应工
艺,专利技术人对该步格氏反应进行了验证,收率远没有报道的高,且生成的脱氟杂质很大,难于去除,难于实现安全化,规模化应用,在现行的安全环保要求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外该专利在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酸性废水及高盐废水,环保成本较高,仍然难于实现产业化应用。
[0017]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优点。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将2,5

二氟甲苯溶于有机溶剂A中,加入氧化剂,搅拌反应,加水洗涤分层,有机相干燥,得到化合物II,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2][0023](2)将所述的化合物II加入有机溶剂B中,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保温搅拌,抽滤、干燥,得到化合物III,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4][0025](3)将化合物III溶于有机溶剂C中,在碱性试剂下与N

取代吡咯烷酮反应,得到中间态化合物V,所述的化合物V不经纯化直接加入酸性试剂搅拌反应,萃取,干燥,得到中间体VI,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6][0027](4)将所述的中间体VI溶于有机溶剂D中,加入加入生物催化细胞、NADP+和缓冲溶液进行不对称全细胞催化反应,反应完毕经过拆分试剂在有机溶剂E中经手性酸成盐拆分,调碱后得到目标化合物VII,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8][0029]其中,R1为C1

C9的烷基,优选的,R1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中的一种,R2为叔丁氧羰基、乙烯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中的一种。
[003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盐、重铬酸盐、高碘酸盐、高氯酸盐、双氧水、二氧化锰、氧气、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进一步的,有机溶剂A为乙腈。
[0032]进一步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钠。
[0033]进一步的,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0~70℃,反应时间为1~6h。
[0034]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
[0035]进一步的,步骤(2)中有机溶剂B为C1

C9的醇,优选的,有机溶剂B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或叔丁醇,所述的催化剂为草酰氯、氯化亚砜或硫酸。
[0036]进一步的,有机溶剂B为甲醇,催化剂为氯化亚砜。
[0037]进一步的,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2~12h。
[0038]进一步的,反应的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
[0039]进一步的,步骤(3)中有机溶剂C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二氯乙烷、1,4

二氧六环、N,N

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0]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化钠、正丁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1]进一步的,有机溶剂C为乙腈,碱性试剂为叔丁醇钾。
[004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试剂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甲磺酸、取代的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3]进一步的,酸性试剂为盐酸。
[0044]进一步的,加入酸性试剂后的反应温度为20~90℃,反应时间为2~10h。
[0045]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2,5

二氟甲苯溶于有机溶剂A中,加入氧化剂,搅拌反应,加水洗涤分层,有机相干燥,得到化合物II,反应方程式如下:(2)将所述的化合物II加入有机溶剂B中,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保温搅拌,抽滤、干燥,得到化合物III,反应方程式如下:(3)将化合物III溶于有机溶剂C中,在碱性试剂下与N

取代吡咯烷酮反应,得到中间态化合物V,所述的化合物V不经纯化直接加入酸性试剂搅拌反应,萃取,干燥,得到中间体VI,反应方程式如下:(4)将所述的中间体VI溶于有机溶剂D中,加入生物催化细胞、NADP+和缓冲溶液进行不对称全细胞催化反应,反应完毕经过拆分试剂在有机溶剂E中经手性酸成盐拆分,调碱后得到目标化合物VII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R1为C1

C9的烷基,优选的,R1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中的一种,R2为叔丁氧羰基、乙烯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盐、重铬酸盐、高碘酸盐、高氯酸盐、双氧水、二氧化锰、氧气、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0~70℃,反应时间为1~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溶剂B为C1

C9的醇,优选的,有机溶剂B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或叔丁醇,所述的催化剂为草酰氯、氯化亚砜或硫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2‑
(2,5

二氟苯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2~12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2‑
(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建殷欣王磊磊王斌裴超杨爱青孙洪宜
申请(专利权)人:中瀚齐河县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