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49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侧围外板总成、C柱加强件总成以及C柱内板总成,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与C柱内板总成形成空腔结构;所述侧围外板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本体以及侧围外板补板;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设置有铰链安装让位孔,所述侧围外板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车门运动包络的包络凸起;所述侧围外板补板包括铰链安装板和补板搭接结构;所述铰链安装板上设置有上铰链安装凸台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所述铰链安装板和侧围外板本体均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板与铰链安装让位孔对应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冲压成型,美观度高,还能够保证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限位器安装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开门汽车是目前少数豪华车型的配置,其独特的造型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对开门汽车与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车门汽车最大的不同是后门的铰链安装位置由B柱调整到了C柱,现目前对开门技术应用和发展较少,关于对开门汽车C柱结构专利几乎没有,这极大的限制其发展。传统车型B柱的结构需满足侧碰、顶压等碰撞性能要求,其结构强度从设计初期就需要很高,相反的是C柱的强度要求并没那么高,后门铰链的安装位置调整为C柱后,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C柱结构将无法满足后门铰链的安装以及强度、刚度要求,因此,如何提高C柱结构的强度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技术难点,即侧围外板为避让后门铰链和满足对开门向车后开启的运动包络,铰链安装位置的侧围外板需要向内凹,这将导致该处的侧围外板无法成型。
[0003]CN208473524U公开了一种铰链加强件结构,包括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铰链加强板、上铰链加强件、下铰链加强件、后门上铰链和后门下铰链;所述铰链加强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侧围外板总成、C柱加强件总成以及C柱内板总成,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与C柱内板总成形成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本体(1)以及侧围外板补板(2);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上设置有铰链安装让位孔(11),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车门运动包络的包络凸起(12);所述侧围外板补板(2)包括铰链安装板(21)和补板搭接结构;所述铰链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车门铰链的上铰链安装凸台(22)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23);所述铰链安装板(21)和侧围外板本体(1)均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板(21)与铰链安装让位孔(11)对应配合;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包括C柱加强件本体(3),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上设置有铰链支撑板(31),所述铰链支撑板(31)用于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搭边(24)和第二连接搭边(25);所述第一连接搭边(24)的靠内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搭边(24)的靠外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25)的靠内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25)的靠外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围板(13)、第二侧围板(14)和第三侧围板(15),所述铰链安装让位孔(11)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14)与第三侧围板(15)连接处的中部,所述第一侧围板(13)与第一连接搭边(24)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围板(15)与第二连接搭边(25)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包络凸起(12)向前凸出于所述第三侧围板(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还包括铰链加强件(4),所述铰链加强件(4)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的内侧,所述铰链支撑板(31)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上,所述铰链支撑板(31)上对应所述上铰链安装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