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49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包括有工位台,工位台上设有左右边模和左右边模托架,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可开合移动设置于前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左、右边模托架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二、三、四、五连杆和动力源,第一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后部,第一连杆外端与第二连杆内端铰接,第二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第四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前部,第四连杆外端与第五连杆内端铰接,第五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第三连杆后端与第一连杆外端相铰接,第三连杆前端与第四连杆外端相铰接,动力源位于托架后侧,且动力源与第一连杆外端传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动力源后置,使得空间更加紧凑。紧凑。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鞋设备的改进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的改进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制鞋行业,生产注塑鞋底的转盘机工位,需配置合模装置,其使用的气缸分左右两只,侧置于生产工位的模具两侧,配合关节和限位装置使模具完成分开与关闭动作。由于布局的限制,使得机构尺寸圆周方向整体偏大,转盘机直径也必然相应的会增大很多,由此设备安装所需的占地空间就很大,影响了整个生产区的功能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源后置、结构紧奏的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包括有工位台,所述工位台上设有左边模、右边模、左边模托架和右边模托架,所述左边模安装于左边模托架上,所述右边模安装于右边模托架上,所述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可开合移动设置于前、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动力源,所述第一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后部,第一连杆外端与第二连杆内端铰接,第二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所述第四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前部,第四连杆外端与第五连杆内端铰接,第五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所述第三连杆后端与第一连杆外端相铰接,第三连杆前端与第四连杆外端相铰接,所述动力源位于托架后侧,且动力源与第一连杆外端传动相连。
[0005]所述动力源为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的前端与第一连杆外端铰接,气缸或油缸的后端铰接于工位台上。
[0006]所述气缸或油缸的后端连接有Y形接头,该Y形接头铰接于L形尾板上,L形尾板固定于工位台上。
[0007]所述第二连杆外端与第五连杆外端分别铰接于偏心轴上,该偏心轴可转动调节设置于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装于工位台上。
[0008]所述工位台上还设有合模限位结构。
[0009]所述合模限位结构包括有限位板,限位板固定于工位台上,限位板上设有可调节的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与第五连杆的前侧限位配合。
[0010]所述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上分别还设有左边模加热板与右边模加热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采用多连杆侧方驱动,且动力源后置,使得空间更加紧凑;可通过调节偏心轴的角度,来调节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以及第四连杆与第五连杆之间的距离,以此配合动力源实现合模位置的调整;通
过设置合模限位结构,防止连杆之间碰损撞伤。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打开状态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本实施例中,该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包括有工位台1,所述工位台1上设有左边模2、右边模3、左边模托架21和右边模托架31,所述左边模2安装于左边模托架21上,所述右边模3安装于右边模托架31上,所述左边模托架21与右边模托架31可开合移动设置于前、后导轨41、42上,所述左边模托架21与右边模托架31各自单侧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54、第五连杆55和动力源6,所述第一连杆51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后部,第一连杆51外端与第二连杆52内端铰接,第二连杆52外端铰接于工位台1上,所述第四连杆54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前部,第四连杆54外端与第五连杆55内端铰接,第五连杆55外端铰接于工位台1上,所述第三连杆53后端与第一连杆51外端相铰接,第三连杆53前端与第四连杆54外端相铰接,所述动力源6位于托架后侧,且动力源6与第一连杆51外端传动相连。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动力源6驱动第一连杆51外端向后摆动,相应的第二连杆52内端、第四连杆54的外端以及第五连杆55的内端均发生联动向后摆动,第一连杆51与第二连杆5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四连杆54与第五连杆55之间的距离变小,以此传动左边模托架21与右边模托架31沿导轨移动相互分开实现开模,同理实现合模。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源6为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的前端与第一连杆51外端铰接,气缸或油缸的后端铰接于工位台1上。作为优选,油缸的后端连接有Y形接头61,该Y形接头61铰接于L形尾板62上,L形尾板62固定于工位台1上。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杆52外端与第五连杆55外端分别铰接于偏心轴8上,该偏心轴8可转动调节设置于固定座9上,固定座9安装于工位台1上,通过调节偏心轴8的周向角度,即可实现第一连杆51与第二连杆52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及第四连杆54与第五连杆55之间的距离调节。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工位台1上还设有合模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合模的压力,以及防止连杆之间碰损撞伤;作为优选,所述合模限位结构包括有限位板7,限位板7固定于工位台1上,限位板7上设有可调节的限位螺钉71,该限位螺钉71与第五连杆55的前侧限位配合,其中限位螺钉71在限位板7上可以通过螺纹转动进行距离调节。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边模托架21与右边模托架31上分别还设有左边模加热板22与右边模32加热板,用于对左边模2与右边模3进行加热,辅助注塑成型。
[0022]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包括有工位台,所述工位台上设有左边模、右边模、左边模托架和右边模托架,所述左边模安装于左边模托架上,所述右边模安装于右边模托架上,所述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可开合移动设置于前、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模托架与右边模托架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动力源,所述第一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后部,第一连杆外端与第二连杆内端铰接,第二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所述第四连杆内端铰接于托架外侧前部,第四连杆外端与第五连杆内端铰接,第五连杆外端铰接于工位台上,所述第三连杆后端与第一连杆外端相铰接,第三连杆前端与第四连杆外端相铰接,所述动力源位于托架后侧,且动力源与第一连杆外端传动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行程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的前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功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