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24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表面控制工艺,属于合金制备领域。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合金组分为: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合金成分为:C:0.10~0.15%;Mn:1.5~2.5%;Si:0.4~0.8%;P不大于0.025%;S不大于0.010%;Cr:0.35~0.50%;Nb:0.025~0.045%;Al0.05~0.1%;O不大于0.0050%;N不大于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退火过程中加热区增设了密闭式腔体,通过调整腔体内气氛实现无Mo高Si、Mn的成分设计热镀锌DP980、DP780中Si、Mn元素的内氧化,保证了低成本热镀锌DP980、DP780的表面质量。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表面控制工艺,属于合金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安全性、防腐性及轻量化理念的不断深化,热镀锌双相钢以其低屈强比、良好的强度和延性的配合等优点,成为现在汽车用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热镀锌双相钢使用量的不断增加,热镀锌双相钢的成本控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需考虑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材料综合性能需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另一方面需保证材料的表面质量,传统热镀锌双相钢为了保证性能及表面质量均采用Mo元素的添加,而目前新开发的热镀锌双相钢采用了无Mo添加,采用高Si、Mn的设计,这就带来的材料的表面质量问题,材料在退火过程中的退火气氛对Fe基虽然是还原的,但对Mn、Si等合金元素是氧化的,这就会造成材料在退火过程中表面形成合金元素氧化物,而影响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对带钢进行预氧化,提高加热区露点使氧原子向带钢内层扩散,对Si、Mn氧化物进行内氧化处理,而如何实现材料合金元素的内氧化,以及针对不同成分下预氧化的参数一致是各企业的核心技术,也是大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提供一种无Mo添加的低成本热镀锌DP980、DP780表面质量控制工艺,随着热镀锌双相钢DP980、DP780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成本控制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方向,一些新开发的热镀锌DP980、DP780采用了无Mo元素的添加,通过高Si、Mn的成分设计实现材料的强度级别,但退火炉内的气氛对Fe具有还原性,但对Si、Mn是氧化的,无Mo高Si、Mn的成分设计虽然会较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但也会带来材料的表面问题,Si、Mn会在退火过程中带钢表面形成大量氧化物,在随后的镀锌过程中无法与锌液良好的结合,造成材料的表面质量缺陷,该工艺在退火过程中加热区增设了密闭式腔体,通过调整腔体内气氛实现无Mo高Si、Mn的成分设计热镀锌DP980、DP780中Si、Mn元素的内氧化,保证了低成本热镀锌DP980、DP780的表面质量。
[0004]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合金组分为: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合金成分为:C:0.10~0.15%;Mn:1.5~2.5%;Si:0.4~0.8%;P不大于0.025%;S不大于0.010%;Cr:0.35~0.50%;Nb:0.025~0.045%;Al0.05~0.1%;O不大于0.0050%;N不大于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热镀锌双相钢为DP980、DP780型号钢。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厚度为0.5~2.5mm,宽度为900~1700mm。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生产工艺。
[0008]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生产工艺,包括退火的步骤,在退火该过程中露点进行切换,具体为:使热镀锌双相钢带钢以45~120m/min的带速于退火炉中运行,依次经过第一
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其中,第二加热区的露点为+15℃~

30℃;第一加热区露点控制

25℃~

40℃,第三加热区的露点为

40℃~

45℃。
[0009]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合金成分为:C:0.10~0.15%;Mn:1.5~2.5%;Si:0.4~0.8%;P不大于0.025%;S不大于0.010%;Cr:0.35~0.50%;Nb:0.025~0.045%;Al0.05~0.1%;O不大于0.0050%;N不大于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退火工艺所述退火工艺于三段式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炉分三段加热,命名为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待处理带钢进入退火炉后依次经过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区控制温度为550℃~700℃、第二加热区控制温度为680℃~720℃和第三加热区控制温度为700℃~900℃
[0012]优选地,在退火炉第二加热区增设密闭腔体,同时在密闭腔体外侧加装水雾系统,实现密闭腔体中第二加热区的露点控制。
[0013]优选地,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厚度为0.5~2.5mm,宽度为900~1700mm。
[0014]优选地,第二加热区的露点为

8℃~

20℃,密封腔体内的氧含量为1.0~1.8%。
[0015]进一步地,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厚度为1.2~2.5mm,宽度为900~1700mm,带速为45~100m/min。
[0016]进一步地,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厚度为0.5~1.0mm,宽度为900~1700mm,带速为100~120m/min。
[0017]优选地,所述热镀锌双相钢按下述方法制得:转炉冶炼钢水后经过RH炉及LF炉对钢水进行脱硫脱碳,同时达到目标合金成分。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专利主要创新在于:(1)成分设计上去除Mo元素,提高材料中Mn、Si元素的添加,并保证材料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2)密闭的腔体设计以及温度区间,在加热二区增设密闭腔体,并且确保加热二区带钢温度为680℃~720℃,密闭腔体外侧设计水蒸气系统,确保密闭腔体内可实现露点+15℃~

30℃控制;(3)关键参数的设定,主要为机组运行速度以及密闭腔体内露点值,从而实现材料中添加的Mn、Si、Cr等元素的内氧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未利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热镀锌DP780小黑点缺陷电镜分析;
[0020]图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热镀锌DP980工程应力

应变曲线;
[0021]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热镀锌DP980显微组织;
[0022]图4为实施例1所得热镀锌DP780表面微观照片;
[0023]图5为对比例1中高Mn含量热镀锌双相钢典型缺陷电镜分析;
[0024]图6为实施例1所得热镀锌DP980表面微观照片;
[0025]图7为不同情况下热镀锌双相钢DP980表面抑制层形貌,A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获得的热镀锌双相钢DP980;B为未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的热镀锌双相钢DP9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
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8]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退火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1)转炉冶炼钢水后经过RH炉及LF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镀锌双相钢带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合金组分为: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合金成分为:C:0.10~0.15%;Mn:1.5~2.5%;Si:0.4~0.8%;P不大于0.025%;S不大于0.010%;Cr:0.35~0.50%;Nb:0.025~0.045%;Al0.05~0.1%;O不大于0.0050%;N不大于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厚度为0.5~2.5mm,宽度为900~1700mm。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镀锌双相钢带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的步骤,在退火该过程中露点进行切换,具体为:使热镀锌双相钢带钢以45~120m/min的带速于退火炉中运行,依次经过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其中,第二加热区的露点为+15℃~

30℃;第一加热区露点控制

25℃~

40℃,第三加热区的露点为

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聿晶刘宏亮付东贺陈宇闵铜左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