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聚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491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聚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聚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人脸数据做特征提取,把人脸特征看成节点,计算所有节点的局部密度值;然后,基于局部密度值将数据划分为高密度节点和低密度节点两部分,高密度节点连接最近邻中同为高密度的节点,形成多个聚类中心;为低密度节点构造自适应子图,作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节点间的连通性;最后,将两部分合并后使用伪标签传播将不符合要求的边切除,获取最终的聚类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密度将数据划分为两部分,仅对低密度部分构建子图进行推理,提高了聚类的效率,同时自适应子图能够提取更为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使得对子图的推理更为准确,提高了聚类的准确度。类的准确度。类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聚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聚类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聚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娱乐、教育、安防等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性能也逐渐得到提高,但是,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准确率依赖于大规模的人脸标注数据集,有标注的人脸数据集越多效果越好,虽然未标注数据能够轻易的从互联网中获取,但是人工标注不仅耗时,而且价格昂贵。为了利用这些未标注数据,人脸聚类方法是一个好的选择。
[0003]目前人脸聚类及技术应用广泛,一些常用场景包括对相册中人脸进行分组和标记,构建大规模数据集时数据清洗以及新零售顾客管理等等。传统的聚类方法存在局限性,如Spectral Clustering对参数选择比较敏感,K

means要求数据集是凸数据集,DBSCAN要求数据分布比较均匀。在进行人脸聚类时往往效果不佳,并且在面对大规模人脸数据集的时候时间复杂度过高。相比之下,许多链路预测的方法对数据结构没有要求,能够得到更好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原始人脸数据集进行处理,提取人脸特征;步骤2:将每个人脸特征看成是一个节点,采用最近邻搜索计算出每个节点的最近邻的k个邻居节点;步骤3:计算每一个节点的局部密度值;对于每个节点i,遍历其最近邻的k个邻居节点,计算这k个邻居节点中与节点i的欧氏距离小于截断距离E0的节点数,即为节点i的局部密度值ρ
i
,该过程表示为:其中,E0表示预先设置的截断距离;d
ij
表示节点i和节点j的欧氏距离;步骤3:将节点根据局部密度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根据设定的阈值划分为高密度节点和低密度节点;步骤4:高密度节点身处聚类的中心区域,具有强连通性,属于强连通区域;遍历强连通区域的每个节点,如果该节点最近邻的m个节点中存在某个节点属于强连通区域,同时这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截断距离E0,则将这两个节点划分为同一个高密度聚类中心,这个过程不断持续,直到所有强连通区域的节点都被遍历完毕,高密度节点形成不同的聚类中心;m为预先设定的值,且m≤k;步骤5:对低密度节点进行处理,为低密度节点构建自适应子图,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自适应子图进行推理,获取节点间的连通性;步骤5.1:为低密度节点构建自适应子图,构建完成后得到特征矩阵F=[f1,f2,f3,...,f
v
]
T
和邻接矩阵A∈R
|V|
×
|V|
;V表示自适应子图中的节点集合;步骤5.2:将特征矩阵和邻接矩阵输入图卷积神经网络,图卷积网络聚合节点上下文信息,能够判断一个节点与中枢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连接,图卷积层输出变换后的特征矩阵Y;Y=σ([F||GF]W)其中,W为可学习的权重参数矩阵;是一个聚合矩阵,Λ是对角矩阵;操作符||表示将矩阵沿着特征维度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妍李龙赵庆超莫士奇李思纯李松时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