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46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激光元件,其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外延结构、以及位于外延结构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外延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结构位于基底上,第二半导体结构位于第一半导体结构上,中间层位于第二半导体结构上,第三半导体结构位于中间层上,电流局限层位于第三半导体结构中,第四半导体结构位于第三半导体结构上,及活性结构位于第三半导体结构与第四半导体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第四半导体结构上,且第一电极具有一部分贯穿第四半导体结构、活性结构及第三半导体结构,而连接于中间层。而连接于中间层。而连接于中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装式激光元件的外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小垂直式共振腔面射型激光(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芯片的封装尺寸,采用倒装式(Flip Chip)芯片设计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其可避免额外的金属打线,缩小整体封装尺寸,节省光学元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激光元件,其包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一出光面;一外延结构,位于该基底的该第二表面上且依序包括:一第一半导体结构;一第二半导体结构,位于该第一半导体结构上;一中间层,位于该第二半导体结构上;一第三半导体结构,位于该中间层上;一电流局限层,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中;一第四半导体结构,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上;及一活性结构,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与该第四半导体结构之间;以及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位于该第四半导体结构上,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一部分贯穿该第四半导体结构、该活性结构、该电流局限层以及该第三半导体结构,而连接于该中间层。
附图说明
[0004]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与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下述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如附的附图。但是所揭详细说明及如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其中:
[000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06]图2A与图2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和剖面示意图;
[0007]图2C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3A至图3J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元件制作方法的各步骤中形成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09]图4A至图4C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4B与图4C分别为图4A的半导体元件中沿I

I线所示及沿II

II线所示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0011]图6A至图6C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示意图,其中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6B与图6C分别为图6A的半导体元件中沿着A

A线所示及沿B

B线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7A和图7B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元件的示意图,其中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模块的上视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半导体元件中沿I
’‑
I

线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

[0013]图8A至图8C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模块的示意图,其中图8A为如图6A所示的半导体元件将固定于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所示的半导体模块沿Y

Y线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C为图8A所示的半导体模块沿X

X线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100
ꢀꢀꢀꢀꢀꢀ
激光元件
[0016]110
ꢀꢀꢀꢀꢀꢀ
基底
[0017]110A
ꢀꢀꢀꢀꢀ
第一表面
[0018]110B
ꢀꢀꢀꢀꢀ
第二表面
[0019]120
ꢀꢀꢀꢀꢀꢀ
外延叠层
[0020]121
ꢀꢀꢀꢀꢀꢀ
第一半导体结构
[0021]122
ꢀꢀꢀꢀꢀꢀ
第二半导体结构
[0022]123
ꢀꢀꢀꢀꢀꢀ
中间层
[0023]124
ꢀꢀꢀꢀꢀꢀ
第三半导体结构
[0024]125
ꢀꢀꢀꢀꢀꢀ
电流局限层
[0025]125A
ꢀꢀꢀꢀꢀ
电流导通区
[0026]125B
ꢀꢀꢀꢀꢀ
电流限制区
[0027]126
ꢀꢀꢀꢀꢀ
活性结构
[0028]127
ꢀꢀꢀꢀꢀ
第四半导体结构
[0029]132
ꢀꢀꢀꢀꢀ
第一电极结构
[0030]132A
ꢀꢀꢀꢀ
第一部分
[0031]132B
ꢀꢀꢀꢀ
第二部分
[0032]134
ꢀꢀꢀꢀꢀ
第二电极结构
[0033]140
ꢀꢀꢀꢀꢀ
凹部结构
[0034]150
ꢀꢀꢀꢀꢀ
保护层
[0035]160
ꢀꢀꢀꢀꢀ
光学元件
[0036]200
ꢀꢀꢀꢀꢀ
半导体元件
[0037]200
’ꢀꢀꢀ
半导体元件
[0038]210
ꢀꢀꢀꢀꢀ
基底
[0039]210A
ꢀꢀꢀꢀ
第一表面
[0040]210B
ꢀꢀꢀꢀ
第二表面
[0041]220
ꢀꢀꢀꢀꢀ
外延叠层
[0042]220A
ꢀꢀꢀꢀ
第一外延区
[0043]220B
ꢀꢀꢀꢀ
第二外延区
[0044]220B1
ꢀꢀꢀ
第一区块
[0045]220B2
ꢀꢀꢀ
第二区块
[0046]221
ꢀꢀꢀꢀꢀ
第一半导体结构
[0047]222
ꢀꢀꢀꢀꢀ
第二半导体结构
[0048]223
ꢀꢀꢀꢀꢀ
中间层
[0049]224
ꢀꢀꢀꢀꢀ
第三半导体结构
[0050]225
ꢀꢀꢀꢀꢀ
电流局限层
[0051]225A
ꢀꢀꢀꢀ
电流限制区
[0052]225B
ꢀꢀꢀꢀ
电流导通区
[0053]226
ꢀꢀꢀꢀꢀ
活性结构
[0054]227
ꢀꢀꢀꢀꢀ
第四半导体结构
[0055]232
ꢀꢀꢀꢀꢀ
第一电极结构
[0056]232A
ꢀꢀꢀꢀ
第一部分
[0057]232B
ꢀꢀꢀꢀ
第二部分
[0058]234
ꢀꢀꢀꢀ
第二电极结构
[0059]234A
ꢀꢀꢀ
第三部分
[0060]234B
ꢀꢀꢀ
第四部分
[0061]236
ꢀꢀꢀꢀ
第三电极结构
[0062]238
ꢀꢀꢀꢀ
第四电极结构
[0063]2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元件,其包括:基底,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外延结构,位于该基底的该第二表面上且依序包括:第一半导体结构;第二半导体结构,位于该第一半导体结构上;中间层,位于该第二半导体结构上;第三半导体结构,位于该中间层上;电流局限层,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中;第四半导体结构,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上;及活性结构,位于该第三半导体结构与该第四半导体结构之间;以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该第四半导体结构上,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一部分贯穿该第四半导体结构、该活性结构以及该第三半导体结构,而连接于该中间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元件,还包括功能光学元件,位于该基底的该第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元件,其中该基底是砷化镓基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元件,其中该中间层包含砷化镓(p

GaAs)或磷化铟镓(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成陈守龙谢奇勋锺昕展
申请(专利权)人:晶智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