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线圈的无触点输电的线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i殳备。技术背景已经有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即使没有金属部分的4妄触点,也可 以输送电力的无触点输电。作为这样的无触点输电的适用例,公开 有进行便携式电话的充电、或家庭用设备(例如,电话机的子机) 的充电等。在无触点输电中,存在输送用线圈散热这样的问题,从而公开 有抑制该散热的4支术(专利文献1 ~ 5 )。在专利文献1中7>开有抑 制非接触式充电的散热的设计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线 圈和磁性材料的结构来抑制散热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7>开有具 有气冷式设备的无触点充电装置。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将陶瓷设 置在一次侧的线圈和二次侧的线圈之间,乂人而^f吏其散热的结构。在 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提高散热性的框体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03028号/^净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48360号^>才艮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98705号7>才艮专利文献4:日本净争开2003-272938号^>才艮专利文献5:曰本特开2005-110357号7>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面状线圈; 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平面状线圈的下面; 防止磁通泄漏部件,设置在所述磁性部件的下面;以及 散热板,设置在所述防止磁通泄漏部件的下面, 其中,所述防止磁通泄漏部件和所述散热板电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2-20 2007-039885;JP 2007-12-18 2007-3254071.一种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状线圈;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平面状线圈的下面;防止磁通泄漏部件,设置在所述磁性部件的下面;以及散热板,设置在所述防止磁通泄漏部件的下面,其中,所述防止磁通泄漏部件和所述散热板电绝缘。2. 才艮据斗又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4正在于,所述防止》兹通泄漏部件和所述散热板通过双面粘性带绝缘。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圏 单元还包括印刷电路基板,安装有所述散热板,且形成有连接于所 述平面状线圈的导电图案。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圏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路基板上的、安装有所述散热^反的面上安 装有至少一个安装部件,所述平面状线圈的上表面位置设定得高于所述至少一个 安装部件中的最大高度。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件中的、具有最大高度的部件是连 接于所述平面状线圈的电容器元件。6.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圏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3各基板的、与安装有所述散热^反的面不同7.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3各基板的、与安装有所述散热并反的面不同 的面上安装有根据所述散热板线圈的温度来切断向所述平面 状线圏供给的电力的元件。8.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圏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3各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组装夹具的定位 部,所述组装夹具收容有所述散热板、所述防止f兹通泄漏部件、 所述f兹性部件以及所述平面状线圈。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兹性部件的上面配置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包《^舌用于收容所述平面状线圈的孔部,所 述平面状线圈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离部件的上表面实际为同一面。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f兹通泄漏部件和所述散热^^的平面尺寸实际相 同,所述散热板比所述防止石兹通泄漏部件厚。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稔,黑田真朗,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